華醫打新冠第4針 抗體增加

假日季來臨,各地新冠病例和住院人數上升。知名醫療機構西達賽奈醫院(Cedars-Sinar)的華人醫師林永健,日前分享了自己接種第四針新冠疫苗(第二針加強劑)11個月後的抗體檢測結果。他表示,第二針加強劑的防疫效果顯著,一般人群可等1年半後再次接種。

美國雅培實驗室(Abbott Laboratories)檢驗了林永健的血液樣本。檢測數值顯示,在接種了第四針新冠疫苗的11個月後,林永健的抗體水平依然非常高,比接種完第三針(第一針加強劑)疫苗一年後的結果3331AU/mL高出4.23倍。從林永健的四次接種疫苗後的抗體結果可以看出,他體內的抗體水平逐次遞增,且每次接種完疫苗後抗體下降的速度趨緩。

此次檢測的第一種抗體是由自然病毒感染而產生的「抗核包膜抗體IgG」。林永健的檢測結果為0.03,低於陽性值1.40,表明他沒有自然感染新冠病毒。林永健自2021年1月參加這項研究後,他的抗核包膜抗體從未超過陽性值,一直未感染。

檢測的第二種抗體是由自身免疫系統產生的新冠病毒抗體「抗刺突蛋白抗體IgG」,其陽性值應高於50AU/mL 。林永健上一次(接種完第四針1個月後)的檢測結果為41911.99AU/mL,是陽性值50AU/mL 的838倍;此次(11個月後)的檢測結果為14081.22AU/mL,是陽性值的281倍,抗體仍處在相當高的水平。

「這表明第二針加強劑的防疫效果非常有說服力,比第二針和第三針效果更好、更值得。」林永健說,此次檢驗的「抗刺突蛋白抗體IgG」值相當於接種第三針後3個月的水平;比接種第二針10個月後的結果300U/mL高出47倍。

林永健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新冠感染率有所上升,他建議65歲以上的長者和基礎病患者不要放鬆警惕,半年接種一次。其餘人群則可在一年半後接種第五針(第三針加強劑),升級後的疫苗除了能夠對抗新冠病毒變種EG.5和BA.2.86,還可預防新變種XBB.1.5。

林永健補充,儘管接種了新冠疫苗的人也會感染新冠病毒,但通常沒有症狀或是輕症,感染者的住院率和加護病房ICU入院率低,死亡率也低。 他建議在新冠完全消失之前,所有人都應接種新冠疫苗。尤其是超過65歲的長者和基礎病患者,因為新冠的重病和死亡率與年齡和基礎病密切相關。此外,他提醒民眾佩戴口罩仍然是預防新冠、流感等呼吸道病毒的最佳防護辦法。

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數據顯示,在所有因感染新冠入院的病患中,約70%為65歲或以上的年長者,他們比一般人群更需要接種新版的疫苗。CDC主任Mandy Cohen博士表示,對從未接種過疫苗且尚未被感染的人群來說,新冠病毒依然非常危險。此外,年齡和健康狀況,也直接決定了病毒對個人健康的影響力。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紐約州65歲以上無證客 明年起可獲白卡
放眼2024年房市6大趨勢 買屋壓力有望減輕
若美國會拒准援烏經費 葉倫:美方將為烏克蘭戰敗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