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總統網路民調專欄/無所住,生其心

菱總統網路民調專欄/無所住,生其心
菱總統網路民調專欄/無所住,生其心

鄭自隆/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菱傳媒3/14民調,很多人嚇了一跳,賴清德小跌,但仍以37.76%領先,柯文哲暴增10%至31.29%居次,侯友宜略升,不過還是以21.87%屈居老三。賴清德與侯友宜的小幅升降,是抽樣誤差的波動,不需掛心,但阿伯的暴增確有其顯著意義;民調出來後,很多名嘴與評論跟進討論,本文嘗試以另一個方向觀察。

去過北投農禪寺的人,應會注意入口處的清水模大照壁,有8個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法鼓山開山法師聖嚴所寫的字,其出處是《金剛經》,是很有哲理的一句話,原文是「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說不受到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的引導羈絆,自在就能體會佛法,見到本性。也就是不執著,不須有一元思想,是非常活潑的理念,不執著於外顯的儀式修行,方得見本性,念不起為生。

「住」就是執著,所以更簡單的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當不執著時,自然就會海闊天空;三位總統候選人可以從這句話學到什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若簡化為「無所住,生其心」更容易瞭解其意義,「無所住,生其心」對三位候選人的「開示」就是「不要人設,找回自我」。

觀察三位候選人,賴清德與柯文哲還是原來的賴神與阿伯,唯有侯友宜從年初的黨內初選開始,就顯得綁手綁腳,不但講話拘謹字斟句酌,連行程或要見不見誰也瞻前顧後,以往憨直的刑警,變成不討喜的國民黨的傳統政客。

侯友宜為何有此轉變?原因是有贏的希望,因此深怕犯錯步步為營,2018選舉,民進黨攻擊的文大宿舍,回應漂亮,不但法律面站住腳,大學旁邊有地蓋宿舍出租學生,也完全契合選民認知,每個在大學旁邊有地的人都會這樣做;2022年民進黨修理警大學位,自有看不慣的人透過進出爭議場所影片曝光,把被視為綠營「側翼」的警大校長幹掉;顯示侯友宜的應變很強,但這次,因為名嘴亂傳朱立倫罵自己的議長、地方頭人是「牛鬼蛇神」,所以該見的人也不敢見;幼兒園餵藥,也處理掉漆,此案找不出「犯罪動機」,但市府回應卻從公親變事主,還跑出豬隊友的國民黨市議員蹭議題,講不對的時間點,授民進黨攻擊話柄。

因為民心思變,期待政黨輪替的選民超過五成,讓侯友宜起步時有贏的希望,所以不敢掉以輕心,這就是有所「住」,陷入執著就無法生其心,亂了分寸,選民心目中的侯友宜不見了,而是越來越像國民黨的傳統政客,因此民調跌跌不休也就不奇怪了;要起死回生,只能「獨孤求敗」,不再顧慮選舉,做該做的事,罵該罵的話,拋棄人設,做回侯友宜自己。

賴清德是天選之人,小英政府所有的爭議,如抗中保台將台灣帶向戰火邊緣、推動廢死無視民怨、乃至缺電缺水缺蛋,通膨帶動高物價高房價,通通沒燒到他身上,連本命區台南的光電「慶記」、議長賄選都與他無涉,雖然性騷案起自民進黨,但因處理明快,反而轉移了im.B詐騙案的新聞焦點,間接得利;甚至落跑問題,選民也只關注侯友宜的落跑,而不理會賴清德的國代、立委、市長落跑;因為媒體與選民的厚愛,民調自始都是第一名,所以沒有修正人設的問題,依然可以當賴神。

柯文哲也沒有修正人設的問題,因為民調開始是第三名,所以他仍然當他的阿伯,心無罣礙,阿伯受到年輕人的喜歡是「真」,是台灣非常少數會說真話的政治人物,在日本接受NHK專訪談到釣魚台主權問題,柯文哲說「一般來說台灣人民不是想要那塊土地,而是希望可以在那裡捕魚」,引來藍綠撻伐。

阿伯講的是真話,以台灣目前的處境根本沒有能力講「保衛釣魚台」,台灣藍綠沒有政治人物敢講真話,侯友宜湊熱鬧的說,「釣魚台是中華民國領土,國家元首應拚全力捍衛國家領土,堅持國家主權,沒有退讓空間」,是典型的國民黨廢詞,並不能加分;釣魚台主權涉及美國爸爸、日本哥哥,不論藍綠,誰能處理誰敢處理?嚷嚷釣魚台主權只是嘴砲,講爽的。

柯文哲還說,若當選要找黃國昌當法務部長,這又是超越傳統總統候選人的跳針,當候選人靠的是別人抬轎,各色人等為什麼要抬轎,無非就是當選可分一杯羹,所以從來沒有總統候選人敢在選前公開說,若當選,位置要給誰,如此分不到官的人就會跑光光,轎子還有人抬嗎?選前力拱特定候選人,選後瓜分政治紅利,這才是抬轎的動力。

政治人物講真話會得罪人,柯文哲與民進黨撕破臉,起因是阿伯討厭某些民進黨的頭人,講了「不可因上半生坐牢,下半生就可為非做歹」的話修理,所以和民進黨漸行漸遠,乃至分道揚鑣;但阿伯講錯了嗎?有些人早期的確是熱情的異議分子,但一拿到權力就變成政治投資客,把胡適「要怎麼收獲,就怎麼栽」,倒過來玩,變成「因怎麼栽,所以就要怎麼收獲」,果然是「上半生投資,下半生收割」。

政治人物的真,在李登輝身上可以看到,約在30餘年前吧,時任副總統的李登輝接見優秀青年得獎者,其中有位重度殘障無法自理生活的年輕教授,問李登輝「如果你女兒愛上像我一樣的重度殘障者,你怎麼辦」,一般高居廟堂的政治人物大概會這麼回答「只要他們相愛,願意攜手共度難關共創美好家庭,我會衷心祝福他們」,但李登輝卻說「最好不要」,或許有人會覺得礙耳,但這才是顯現父母心的「真」,而不是假掰的官話屁話。

2014年柯文哲與2018年韓國瑜平地崛起的原因,就是「真」,當年韓國瑜就是認為反正不會當選,所以才跳脫國民黨傳統政治人物的人設,「獨孤求敗」以亂拳打倒民進黨貴公子陳其邁;當年的柯文哲也是,以亞斯伯格教授的真面目,對抗國民黨的連公子。不過選民也很矛盾,一方面期待政治人物的「真」,但看久了,就會覺得這樣的人不符合對政治人物的期待,現在很多人覺得柯文哲常亂講話,總認為規規矩矩講官話、大話、空話的人才配當作政治人物。

柯文哲與侯友宜,距離勝選還有一段距離,就「無所住,生其心」吧,不要人設,以自我、本性打選戰,唯有求敗,或許才能不敗。

菱傳媒原始網址:菱總統網路民調專欄/無所住,生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