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國透明戰略的風險
9月7日,美國中情局長伯恩斯和英國軍情六處處長摩爾,應英國《金融時報》之邀在倫敦公開會面,並同台回答讀者的問題。兩個最神祕的情報頭子以這種形式公開會面,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代表情報與外交工作似乎正逐漸以一種新的模式出現。
情報工作之所以神祕,在於它在事成之前是不會輕易曝光的。我們不會告訴敵人,我掌握了他多少情報。但俄烏戰爭發生前,這種操作方式被顛覆。在美英情報單位合作下,兩國每隔一陣子就稱根據情報,俄國可能於什麼時間對烏克蘭發動攻擊。俄國於是急忙出來闢謠,稱此等揣測皆空穴來風,子虛烏有。於是西方一次次揭露,俄國一次次闢謠,預期中的俄烏戰爭也就一直沒有發生,或被迫一次次延後。
俄烏戰爭爆發後,批評西方者謂,美歐一次次揭露俄國即將攻烏,俄國一次次皆無行動,貌似懦弱的行為勢必為西方訕笑,最終被逼入死角,引爆了戰爭。以西方為是者則認為,俄國攻烏自有其既定戰略,絕非被歐美訕笑所逼。歐美情報合作一次次揭露俄國計畫,正是迫使俄國不得不把攻擊行動一次次延後,讓烏方得以爭取準備時間的成功戰略。
伯恩斯與摩爾的對談,看得出他們對兩國情報合作與即時公開的戰略效果是滿意的。菲律賓在南海衝突上也學習了這個戰略。中菲在南海的衝突愈來愈頻繁,從最早的美濟礁、黃岩島,到仁愛礁、仙賓礁。中國大陸說菲國每每假運補之名,行挑釁之實;菲國則指中國惡意阻擋運補,刻意升高衝突。然而不管衝突是哪方挑起的,只要發生,菲國都刻意拍照、錄影並公告周知。小馬可仕把這種戰略叫「果敢的透明」,就是要把中國在灰色地帶的侵略行為公布出來,接受公評。
但這種「果敢的透明」卻有一個風險:將來要和解時該如何轉圜?外交需要折衝妥協,所以很多行動是檯面下的,是安靜的,是切忌喧嘩叫囂的。透明戰略與外交折衝根本背道而馳,所以我們才會對美英情報頭子的公開見面感到突兀。因為他們兩人都有外交官的背景:伯恩斯是職業外交官出身,做過美國副國務卿、駐俄大使;摩爾也做過英國駐土耳其大使。也就是說,他們應該也都深諳安靜外交的真諦,可是負責情報工作之後,卻一反安靜外交與情報機密的原則,改採公開揭露俄國攻烏計畫的策略,將一切資訊攤在陽光底下。這是過去沒看過的新現象。是否以後任何國家對壘都會採取這樣公開情報的方式打宣傳戰,值得關注。
俄烏戰爭是已經爆發的戰爭,那南海衝突呢?菲國內部已開始有聲音出來,指菲國最終還是得和中國談判,但「果敢透明」的戰略卻會使外交失去迴旋空間,因此呼籲在戰略上改弦更張。
就在此時,《人民日報》9月9日發布了一篇文章,指中菲關係已經來到十字路口,呼籲菲方「認真思考中菲關係未來之路」。菲國會調整在南海的政策嗎?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