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捐每包20元已15年沒調漲 國健署:下半年邀專家開會討論

菸品健康福利捐(簡稱菸捐)從2009年調高至每包新台幣20元後,迄今已經15年沒有調整,根據現行《菸害防制法》規定,中央主管機關及財政部應每2年邀請專家進行討論菸捐金額;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今(5/13)回應,今年下半年將開會進行討論。

據《菸害防制法》規定,針對健康福利捐金額,中央主管機關及財政部應每二年邀集財政、經濟、公共衛生及相關領域學者專家,依「可歸因於吸菸之疾病,其罹病率、死亡率及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菸品消費量及吸菸率」、「菸品稅捐占平均菸品零售價之比率」、「國民所得及物價指數」及「其他影響菸品價格及菸害防制之相關因素」等因素評估一次。

羅素英對此表示,依法每二年要定期評估健康福利捐的使用成效,國健署預計今年下半年會邀集相關領域學者專家開會討論,目前國健署也正在收集各國資料當中。

羅素英進一步說明,除了漲價外,菸害防治工作還有許多面向都是有效的,像是營造無菸環境、戒菸服務以及菸品放大圖文警示比例等,要不要調整菸品健康福利捐得等學者專家討論會才有結果。

國健署過去曾強調,菸價是避免青少年染上菸癮、降低吸菸率的最有效的策略,因為青少年可支配的零用錢有限,對菸品價格變動較敏感,調漲菸價有助於預防青少年吸菸,且促使已吸菸的青少年,減少菸量或完全戒菸,達到以價制量效果。

調高菸捐真能抑制青少年抽菸嗎?國健署統計國中學生吸菸行為調查顯示,國中學生吸菸率從107年的2.8%下降至110年的2.2%、加熱菸使用率由107年的2.0%降到110年的0.8%,但電子煙使用率從107年的1.9%上升至110年的3.9%。菸捐僅針對紙菸,其他新興菸品屬於違法,即使提高菸捐對其使用者仍不痛不癢。

羅素英表示,這與業者行銷手法有關,許多業者以各種花式口味包裝吸引青少年,更誤導使人相信電子煙危害更低,誘使青少年接觸電子煙,但國際間對於電子煙越來越多的實證研究發現,電子煙不但不能「減害」,可能還會有更多未知的危害。

羅素英強調,吸電子煙及加熱菸同樣會使身旁的人暴露於尼古丁及有毒致癌物的二手菸環境中,並增加罹患呼吸道、心臟、肺部等相關疾病的風險、影響腦部發展,提醒青少年切勿因電子煙、加熱菸品香味清新,且在好奇心驅使之下就貿然使用,以免得不償失。

《太報》關心您

吸菸有害健康且害人又害己,為防止菸害、維護國民健康目的,請洽戒菸診所或撥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

更多太報報導
防範國際生打黑工、淪廉價勞工 教育部推「新型專班」規定更嚴
【動畫說時事】女高中生遭掌摑剪髮 議員揭霸凌者「道歉後竟提告」
麥加朝覲6月中登場!疾管署示警「2病毒流竄中」行前必做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