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酒檳榔不沾竟罹患口腔癌 醫師提醒「2症狀」快就醫

一般人認為有抽菸、喝酒或吃檳榔的習慣,才會罹患口腔癌,醫師指出這是錯誤的認知,臨床上導致口腔癌的致癌因子,還包括蛀牙、斷裂尖銳的牙齒與不當的假牙等,民眾應隨時注意,如口腔出現腫塊、及長久不癒的潰瘍,請早期就醫檢查。(龐清廉報導)

口腔癌好發的年齡在40到60歲之間,且以男性居多。台灣因為吃檳榔人口多,使得口腔癌罹患率成為世界第一。根據國健署調查指出,每10個口腔癌病人中,9個人有嚼檳榔的習慣;而同時有吃檳榔、抽菸、喝酒習慣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更是一般人的123倍。

除了抽菸、喝酒或吃檳榔等這些民眾熟知的口腔癌致癌因子,嘉義長庚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柯建安醫師指出,其實臨床上發現包括蛀牙、斷裂尖銳的牙齒與不當的假牙,也可能是導致口腔癌的元兇之一。

嘉義地區有一名退休公務員,平時無抽菸、喝酒或吃檳榔的習慣。近半年右舌部經常因假牙咬合不正而破皮,且同個部位反覆發作,右舌潰瘍一直沒有癒合。日前到醫院就診,確診是第二期口腔癌。醫師研判應是假牙配置不當,導致牙齦萎縮咬合不整,長久摩擦刺激反覆潰瘍引起舌部病變。經開刀重建及放射線化學治療後,目前穩定追蹤中。

柯建安醫師表示,口腔癌好發在兩個部位,分別是舌頭和口腔頰黏膜。蛀牙、歪的智齒、口腔衛生不佳、拔牙後殘留的牙根或是不適合的假牙等,都可能造成口腔粘膜反覆的刺激與摩擦,導致慢性潰瘍。時間久了,就會從細胞發炎,變為纖維化,導致像是紅斑、白斑、疣狀增生等癌前變化,然後進展至原位癌和侵襲性癌症。

因此若口腔出現不正常腫脹、增厚或硬塊、口腔黏膜上出現無痛潰瘍,超過10天以上沒有癒合、口腔在沒有刺激的情況如剔牙、刷牙,出現不明原因出血、口腔有不明原因的疼痛或麻木、黏膜表面有白色或紅色斑塊、說話發音不清、沙啞,或者舌頭活動受限制、頸部摸到異常硬塊等,都可能是口腔癌的徵兆。

醫師呼籲民眾要遠離口腔癌,務必戒除菸、酒、檳榔,此外也應加強口腔衛生,有配戴假牙者也應定期半年至一年於牙科追蹤假牙配戴情形。如出現口腔或頸部腫塊、及兩週以上未癒合的口腔潰瘍,請早期就醫尋求協助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