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克多巴胺是什麼?台灣何時開放?規定為何?冠軍牛肉麵為何被證實「飼料有加萊劑」 北檢怎麼說?

萊克多巴胺肉品台灣放寬進口,一度引發各界議論,前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因稱台北市牛肉麵節「冠軍用的就是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牛」,遭控違反食安法。近期北檢認定,店家使用的美國牛確實有吃含萊克多巴胺的飼料,予以不起訴處分。究竟萊克多巴胺是什麼?添加在動物飼料中對人體有何影響?

萊克多巴胺肉品台灣放寬進口,一度引發各界議論(圖片來源:Getty)
萊克多巴胺肉品台灣放寬進口,一度引發各界議論(圖片來源:Getty)

萊克多巴胺是什麼?

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是最常見的一種「瘦肉精」(學名:腎上腺乙型接受體作用劑),添加在畜牧業動物飼料中,可以刺激肌肉細胞、促進5%至10%蛋白質合成、幫助家畜家禽長生長瘦肉,減少體脂肪比例。

萊克多巴胺肉品殘留毒性較其他瘦肉精低、代謝也較快。國際上許多國家如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印尼等,皆准許在合法殘留量下,於牛隻飼料加入萊克多巴胺,且認為不會對人體造成短期中毒或健康危害。但也有許多國家禁止輸入萊克多巴胺肉品。

萊克多巴胺對人體有害嗎?

萊克多巴胺最早是開發用來治療人類氣喘的用藥,後因效果不佳,及易引起心跳加速、心律不整、心肌缺血等副作用,而停止臨床開發、未正式上市。

台北市立聯合陽明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未過量的萊克多巴胺進入人體,約4小時就能被排出。但其具有強心作用,孕婦、孩童、年長者等敏感族群,以及心血管疾病、肝腎病患等特定疾病患者,還是應盡量避免食用。

一般人若食用過量,也可能造成心悸或心血管疾病,或立即出現噁心、頭暈、手抖、血壓上升等中毒症狀。

哪些國家禁止萊克多巴胺?

動物食用加入萊克多巴胺的飼料,即使停藥12小時,仍容易殘留在肺、胃、腸等內臟部位。中國大陸因華人有吃動物內臟的習慣, 因此將萊克多巴胺列為禁藥。歐盟因法規反對「非治療用途」的動物用藥,禁止萊克多巴胺。

台灣何時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牛?

台灣過去曾於2003年與2005年兩度因美國爆發狂牛症疫情,禁止美牛進口。根據科學家實驗,牛隻30月齡(2歲半)以上有較高狂牛症風險,因此台灣2009年與美國簽訂「牛肉議定書」時,僅開放30月齡以下小牛、不含風險物質的牛肉及產品進口,且排除牛骨、腦、眼睛、脊髓、絞肉、內臟共六個高風險部位。

2012年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通過瘦肉精容許殘留量,豬與牛的肌肉及脂肪都是10ppb、豬跟牛的肝臟為40ppb、豬跟牛的腎臟為90ppb,台灣因此跟進,通過《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案以牛肉肌肉10ppb為基準,開放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的美牛肌肉進入台灣市場,而牛隻內臟和其他動物肉類維持零檢出。2021年近一步放寬30月齡以上美牛輸台,目前國內規定牛肉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則為0.01ppm。

延伸閱讀》ppm、ppb是什麼?為何羅智強批陳時中「用數字欺騙大眾」?

丁怡銘失言風波 上游廠商證實飼養過程有用萊劑 屠宰前兩天停餵

台灣放寬萊克多巴胺肉品進口,一度引發各界議論。前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去年11月12日指出,台北市牛肉麵節「冠軍用的就是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牛」,遭台北市議員王鴻薇等人到台北地檢署按鈴告發散播食安謠言或不實訊息。店家事後也出示萊克多巴胺「未檢出」證明,引發一連串爭議。

不過北檢函詢店家2019年至2020年合作的三家牛肉供應商,回函中提到,「向上游廠商在台辦事處詢問,全部均有使用添加萊克多巴胺飼料予以飼養」、「販售給台灣地區牛隻於屠宰前24至48小時,會停止餵食含添加萊克多巴胺的飼料」、「進口之美國牛肉均有符合萊克多巴胺的殘留容許量」。

檢方認為,丁怡銘所述「萊劑美牛」等語,確實與店家使用的美國牛肉飼養過程相符,難認定為謠言或不實訊息。另也無其他證據顯示有不法行為,予不起訴處分。

沒有「食用何種飼料」的證明 店家:應是政府要把關

對此店家「皇家傳承牛肉麵」在臉書回應,丁怡銘之前所述的「萊劑美牛」,指的是「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牛肉」;但檢方卻認為是「飼養過程中曾食用過萊克多巴胺,但已代謝掉的美國牛隻」。

業者表示,牛肉進貨時皆會請廠商提供相關證明,也會不定期自行送檢,萊克多巴胺「零檢出」是其中一項證明,雖然沒有牛隻「食用何種飼料」的證明,但一定是符合國家規定及標準才會使用。並認為若還有萊劑相關問題,應是由政府負責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