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劑美豬開放進口 專家籲強化把關與民眾溝通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0日電)含萊克多巴胺美豬將於明年開放進口,引發各界關注。食安專家認為,現行食安預算過低,把關力道恐不足;法律專家則建議,應強化風險溝通透明度與民眾參與,才能贏得公眾信任。

台灣法學基金會醫療法律研究中心今天召開「食品的安與不安,萊克多巴胺的昨非今是」,邀集各界專家解析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簡稱萊劑)的毒理及健康危害,以及解禁後可能造成的效應進行討論。

台灣毒物學學會理事長李志恒表示,萊劑是乙類促效劑,可以增加動物合成蛋白質,可作為飼料添加物,促進豬、牛、雞長出瘦肉,減少體脂肪,目前美國、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印尼都准用;不過,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認為萊劑的科學檢驗數據中,人體實驗樣本只有6例實在太少,其中1人更出現心悸現象而中止實驗,在科學上無法確保安全,歐盟、俄羅斯、中國等160國均禁用。

前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技正、現任輔大食品科學系兼任講師文長安說,根據統計,台灣民眾每人每年平均吃36.5公斤豬肉,扣掉600萬吃素人口,平均每人每月吃下4公斤豬肉,另因飲食文化影響,豬肝、豬腎食用量也相當大,但歐美民眾因宗教影響,不吃豬的人口相當多,在食安稽查人員逐年下降,且每人平均只有31元的食安管理預算下,把關力道恐不夠。

在法律方面,前法官、現任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湯文章則指出,以科學為決策基礎已是舉世普遍且重要的風險管理精神,同時應強化透明度與民眾參與,才能贏得公眾信任,不論食安、疾病管制、氣候變遷都是如此。

不過,湯文章說,現行「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雖將科學證據原則弱,並初步規範風險評估機制與程序,但並沒有明確規範公眾參與,顯示現行食品科中評估制度仍有革新必要。

李志恒認為,目前針對萊劑美豬制定的標準,並未將心臟病、慢性腎病、老幼等特定族群考慮進去,基因毒性問題也未解決,認為應有更多評估再決定是否開放。

文長安也呼籲,未來一旦開放萊劑美豬,心臟及肝臟功能不佳者、孕婦以及老年人等3類族群應避免食用。(編輯:陳政偉)10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