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美玲號召逾500善心人士捐髮 陪伴癌友自信對抗病魔

立法委員萬美玲及桃園市兒童少年保護協會已經連續第17年舉辦「義捐秀髮 美麗重生」活動,今(30)日於桃園市經國國中登場,號召56位義剪設計參與,逾500多人響應捐髮,當中有30組由家人一同報名,包括母女檔有17組、有1對父子檔,姊妹11組、姊弟1組,更有7名男性,特意留長髮來捐助癌友。其中,桃園高中學生林家綾,過去在國小、國中都各捐過一次,今年趕在高中畢業前再捐一次,藉以告別過去踏入新旅程,她也表示以後上大學、出社會,仍會繼續捐下去,盼在人生每個階段都留下捐髮紀錄;萬美玲希望藉由每年不間斷地義捐秀髮活動,來給癌症病友最大的支持力量,幫助他們在抗癌路上不寂寞,復健路上更順遂,重新找到自信與美麗,呼籲更多的愛與善投入,讓世界更美好。

立法委員萬美玲及桃園市兒童少年保護協會已經連續第17年舉辦「義捐秀髮 美麗重生」活動。圖:萬美玲國會辦公室提供
立法委員萬美玲及桃園市兒童少年保護協會已經連續第17年舉辦「義捐秀髮 美麗重生」活動。圖:萬美玲國會辦公室提供

桃園市長張善政、教育局長劉仲成、衛生局副局長黃翠咪、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賴瓊慧及多位里長也都出席活動,其中文明里長朱國明與萬壽里長張桃也慷慨解囊捐款協助假髮製作,新埔里長李珮瑜、自強里長楊順益、經國里長陳俊豪等在地三里也各別動員志工協助此次活動。

現場有56位義剪設計參與,逾500多人響應捐髮。圖:萬美玲國會辦公室提供
現場有56位義剪設計參與,逾500多人響應捐髮。圖:萬美玲國會辦公室提供

萬美玲指出,義捐秀髮已經邁入第17年,感謝林口長庚及所有參與的志工、義剪的設計師與參加捐髮的大、小朋友,今天現場有超過320位的熱心民眾參加,更有200多位在活動前就自行將頭髮剪好寄到服務處的朋友,尤其在這捐髮活動背後,有許多感人的故事在裡面。她表示,癌症長年威脅著我們的健康,而若不幸罹癌的病友,在治療及復健的過程相當辛苦,承受著身體上及心理上的折磨,尤其化療中會掉頭髮,對於外貌上的改變,會造成心理上影響,在回歸家庭與社會過程中,若有一頂假髮,將對於建立自信心有相當大的幫助,這17年來大家所捐的頭髮與經費,都由長庚醫院製作成假髮,免費提供給癌症病友,讓病友復歸家庭及復健路上更順遂,也期盼更多人的投入,更多的愛與善讓世界更美好。

義捐秀髮已經邁入第17年,這17年來大家所捐的頭髮與經費,都由長庚醫院製作成假髮,免費提供給癌症病友。圖:萬美玲國會辦公室提供
義捐秀髮已經邁入第17年,這17年來大家所捐的頭髮與經費,都由長庚醫院製作成假髮,免費提供給癌症病友。圖:萬美玲國會辦公室提供

張善政表示,今天義捐秀髮活動是非常感人的時刻,要達到捐髮長度的25公分必須要留1年半以上時間,很感動有這麼多人參加、這麼多組織參與,17年來有愛心的服務。去年桃園市有20萬人參加癌症篩檢,1600名確診,接受化療後掉髮,大家的愛心能讓病友擁有自信回歸社會,大家的善心義舉捐髮,其功能超過想像。

立委萬美玲希望藉由每年不間斷地義捐秀髮活動,來給癌症病友最大的支持力量。圖:萬美玲國會辦公室提供
立委萬美玲希望藉由每年不間斷地義捐秀髮活動,來給癌症病友最大的支持力量。圖:萬美玲國會辦公室提供

賴瓊慧表示,17年前萬美玲立委發起捐髮活動,林口長庚醫院即響應,給癌症病友在心理上及社會上相當大的支持。全國有1/4癌症病友在長庚接受先進的醫療照護,癌友接受化療在外貌、心理上影響很大,長庚癌症中心提供假髮、氣切領巾、帽子及肩帶等,協助癌症病患度過難關邁向健康之路,感謝17年來大、小朋友的參與活動,長庚醫院也會繼續響應。

今年捐髮活動報名者,有不少人是連續多年參加,也有許多人因周遭親友罹癌的經歷,受到感動啟發,繼而投入捐髮行動。其中,來自桃園同德國中及同德國小的蘇家三姊妹蘇榆情、蘇榆涵、蘇渝文,兩位姊姊是第4次捐髮,妹妹則是第3次捐髮;桃園信義國小學生李宇馨,她媽媽過去也曾是癌症病友,這次媽媽黃雅玲特別帶著她一起報名捐髮給癌症病友;年僅5歲的張芷語小妹妹,因媽媽本身是護理人員也是癌症病友,因化療後掉髮,特別希望讓女兒捐髮來做愛心;分別來自桃園龍安國小6年級學生王詩甯及建德國小6年級學生林沛璇,小小年紀都已參與3次捐髮,其中林沛璇的第1次捐髮還是由萬美玲親剪;而桃園中山國小3年級學生徐子閑,為了捐髮從1歲就開始留髮到現在;中山國小學生曾家華由媽媽帶著她與妹妹一起捐髮;來自會稽國小學生蔡昕紘,則跟爸爸第4年一起報名捐髮活動,起初是爸爸認為應該示範給小孩做對社會有意義的活動,沒想到一捐就4年,而蔡昕紘在留髮過程中很辛苦,常會被誤認為女生而被叫妹妹,在學校也因為上廁所被誤會走錯男廁,幸得學校老師支持體諒與宣導,為了做善事而留長髮,才讓今天能順利捐髮,造福需要的癌症病友。

更多桃園電子報報導:
桃市泳池磁磚破損割傷男學生 黃瓊慧籲體育局編列預算修繕
桃園區基層座談會登場 張善政傾聽地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