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家戶健檢 印度比哈爾省村長相挺

走入村莊,務求了解每一戶居家環境和家庭概況,步步踏實做。感恩巴萬村長(後排戴帽者)支持健檢行動。
走入村莊,務求了解每一戶居家環境和家庭概況,步步踏實做。感恩巴萬村長(後排戴帽者)支持健檢行動。

二○二四年三月十六日早上七點半,新加坡人醫志工陳秀珠師姊、林金燕護理師帶上兩箱健檢器材,從慈濟菩提迦耶會所搭乘嘟嘟車出發,穿過恆河比哈村(Ganga Bigha),往苦行林(Tapovana) 方向行進,一路搖晃顛簸,終於抵達拉胡納加爾村(Rahul Nagar)。「今天是第三天來做健檢服務,希望能如同前兩天一樣順利做完二十戶。」林金燕護理師說明,這也是慈濟團隊為菩提迦耶村民施予健檢所走入的第九個村落。能順利來此,得力於和慈濟友好的賈格迪什布爾村品圖(Pintu Manjhi) 村長所引介。他與胡納加爾村的巴萬村長是拜把兄弟。

初次在三月八日的會面上,林金燕護理師向巴萬村長說明村民健檢的用意,以及健檢項目包含身高體重、測量血壓和驗尿。為便於日後追蹤與識別,會為村戶掛上門牌標記;若在健檢時發現村民健康有異常,會填具醫療轉介單讓村民到菩提迦耶社區健康中心(Community Health Center,CHC) 看診。

取得巴萬村長同意後,陳秀珠師姊即帶著本土志工恩德拉吉(Endrajeet Paswan) 在會所製作臨時的「慈濟門牌」三百個,以供入村服務時使用,並著手相關器材準備就緒。

接著三月十四日林金燕護理師向本土志工蘭吉(Ranjeet Kumar)、佧瀾(Karan Kumar)、希瓦姆(Shivam Kumar) 和幾位熱心參與的年輕村民展開行前教育訓練,說明基本資料需要登錄的項目、家戶人口的調查方式及健檢器材如何操作後,隨即正式上工。

這三日來,由林金燕打頭陣,帶著事先勘查過地形而製作的地圖找上門,恩德拉吉和蘭吉承擔與村民的翻譯溝通,其他幾位志工協助量身高、體重和血壓;陳秀珠則負責「押後」,當本土志工有問題時,隨時指導。見她熟練的將紙杯綁在腰部,戴上手套,原來身兼另一個任務是負責驗尿,根據對照表確認村民血糖及蛋白質的檢驗數值。此外,基於之前的入村服務經驗,義檢團隊此行也帶來特製的木板,放在體重計下面,解決地不平整的問題。

慈濟醫療志工團隊在菩提迦耶展開入村關懷的腳步不停歇,三月十四至十六日新加坡慈濟人醫會林金燕護理師(左)及陳秀珠師姊帶隊到胡納加爾村,挨家挨戶進行健檢與衛教宣導服務。
慈濟醫療志工團隊在菩提迦耶展開入村關懷的腳步不停歇,三月十四至十六日新加坡慈濟人醫會林金燕護理師(左)及陳秀珠師姊帶隊到胡納加爾村,挨家挨戶進行健檢與衛教宣導服務。

巴萬村長陪著醫療組,挨家挨戶做檢查,村民若有不解處,協助幫忙說明,讓整理作業更順暢。他觀察,村民主要有營養不良、肺結核和低血壓三大問題。林金燕護理師認為,低血壓的情況或許與喝水過少有關;而部分村民有血糖或血尿問題,這也是需要透過衛教宣導持續改善的。

酗酒也是另一個需要正視的問題。巴萬村長提到,附近幾個村子都有家戶自釀酒、便宜賣,確有一些人飲酒量很大。才說著,就有一位滿身酒味的大肚村民走過來,志工趨前關懷,並請本土志工協助口譯轉達,喝酒傷身,最好趕緊把酒癮給戒了。一位檢查後數值正常的老婦人,則雙手合十的向村長跟志工致意道謝。有人不愛惜身體,有人在清貧的生活中維持健康。走入人群關懷眾生,解人間疾苦就是菩薩。

印度大多數時候天氣很熱,問起何不選一個定點,讓村民來做檢查不就好了嗎?「我寧願一家一家做,這樣才能了解他們的居家環境和家庭概況,比較不會遺漏。而且這些資料日後可以提供給慈善組做參考,跟進去協助村民。」林金燕護理師與醫療組志工用心付出,相信能多幫助一位村民找回健康,免於「因貧而病,因病而貧」的循環,所有的辛苦也都化為幸福了。

撰文/林靜君、朱秀蓮;攝影/楊文輝、呂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