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蚵殼加工廠 台糖拜會村長

中國時報【張伊珊╱嘉縣報導】 台糖公司規畫在嘉縣東石鄉建立國內首座「牡蠣殼加工廠」,日前已在鄉公所及農會舉辦2場說明會,但因地點並非選在預定地村落,被認為誠意不足,且當地村民憂心恐造成汙染。台糖生技事業部執行長黃民生,10日親自拜會各村長爭取支持,也表示願與村民面對面進行溝通。 黃民生表示,牡蠣殼加工廠地點在圍潭段,港墘農場0.9公頃農地,主要涉及包含圍潭村、洲仔村、港墘村及蔦松村等地。但受強颱瑪莉亞影響,有村長需協助村民做防颱措施,原本預定的拜會行程也被打亂,未能全數進行。 蔦松村長余澄溪等人聽完說明後,認為台糖雖立意良好,但日前說明會未在當地舉辦,使得不少村民對此有疑慮,建議「一定要辦說明會」,並邀請4村居民到場,一次完整對外說明較為妥當。港墘村長嚴玄明則因有事在身,向黃民生表示改日另議,不過他指出,當地「非牡蠣生產者,卻要成為接收者」,憂心工廠造成交通、空氣及環境等汙染,台糖須進一步與村民解釋清楚。 黃民生指出,台灣廢棄牡蠣殼年產量高達22萬噸,其中東石鄉約占6成,若該年牡蠣處於豐收狀態,其廢殼量可達12萬噸,但要是因天候因素欠收,至少也有6、7萬噸。為解決牡蠣殼無處去化問題,台糖公司雖無設置大型廢棄廠,但將以標案方式,購買當地曬乾的牡蠣殼,若能順利動工,預計每年可處理5萬公噸廢殼,生產碳酸鈣作為肥料、飼料及建材等。 黃民生強調,生技廠採用密閉廠房、瓦斯燒牡蠣殼,不僅一切排放均將符合環保規章,且優先聘任當地居民,提供20至30個工作機會,期以帶動地方產業,提升廢棄牡蠣殼附加價值,形成良性農業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