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走不送!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除蔓守護保安林生態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新城工作站與康樂社區發展協會志工及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合力除蔓。(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新城工作站與康樂社區發展協會志工及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合力除蔓。(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每年八至九月間規劃多場,外來入侵植物─小花蔓澤蘭對環境的危害防治宣導活動,宣導列車十六日來到新城工作站,與康樂社區發展協會志工及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夥伴,在二六一八號防風保安林揮汗,清除一百一十六公斤小花蔓澤蘭,除為保護保安林自然生態之外,更可保障民眾居住生活及土地利用安全,以實際行動為守護保安林。

小花蔓澤蘭是多年生攀緣藤本植物,會以藤蔓攀爬覆蓋在地面、攀附及纏繞於林木樹冠上,造成原有植物因無法行光合作用而枯死。每年十月至翌年二月開花結實季節,白色小花綿密地掛滿枝頭,對於自然植被、人工林、果園及農場等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危害。花蓮分署表示,清除後的殘株應以黑色塑膠袋打包使其腐化,或放置空曠水泥地上曬乾再丟棄,才能真正斬草除根。

花蓮分署表示,小花蔓澤蘭蔓延會造成林木枯死、森林出現空隙地,更易讓其他外來種植物如銀合歡等入侵,影響森林健康。因此,除蔓現場同時進行補植工作,依據空隙地的微環境差異,補植耐陰性不同的海岸適生樹苗,透過生態造林來加速森林演替及恢復森林生物多樣性效益。清除後的小花蔓澤蘭將送往加工廠製成「小黑蚊防蚊液」,不只具生態保護意義更兼具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