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是在逼兩岸經濟脫鉤嗎?

台灣是一個海島型經濟體,必須仰賴開放的國際政經環境,再透過進出口部門或海外投資維繫經濟的繁榮。近年來,尤其是2019年以來,台灣經濟增長強勁,已重新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中美貿易紛爭使得在大陸的企業都必須執行「中國+1」的策略,帶動廠商回流,提供了台灣經濟短期反彈向上的充沛動能。再加上為了提高對美國經濟合作的層級,蔡政府甚至通過自己一向嚴詞反對的瘦肉精豬肉進口。另一個障礙則是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則已經透過大量的對美軍事採購進行平衡中,掃平雙邊貿易協定(BTA)的障礙。

事實上,自川普開始對大陸實施經濟制裁與打壓後,蔡政府就呼應美國對陸資企業的嚴格審查,對大陸企業與兩岸經貿往來升高限制。

例如,修改法規嚴審嚴查陸資,計畫將陸資認定標準從持股30%以上改為更嚴格的「逐層認定」,並要嚴格管制所謂大陸黨政軍陸資入台;認定「淘寶台灣」是陸資,進行數十萬元新台幣的處罰,還要求限期更正或撤資;於8月18日預告將禁止台灣任何單位元代理或經銷大陸OTTTV(流媒體平台),等於是要將愛奇藝、騰訊等的在台大受歡迎的業務逐出台灣。

網路上對此有正反的激烈的爭論,有支持者主張:例如擁有政府許可、可以公開販賣的藥物,一旦政府覺得這個藥物不安全了,難道不可以禁止嗎?政府當然有權針對企業進行管理與規範,包括外資企業。政府對外資企業的管理是國家經濟主權的顯現,但問題在於如果政府覺得這個藥物不安全了,難道就只限制陸資企業不能販賣,其他企業仍可正常販售嗎?

況且,企業所在的國家的環境如果發生變化,包括政策與法律的變化、政黨輪替、內亂或外患等不可抗拒的影響,讓跨國投資之企業受到無法預估之風險,導致其正常營運活動受到限制,並讓企業的經營管理績效或目標遭受影響,這就是國際企業教科書裡面所說的「政治風險」。若針對某種特定背景的廠商進行限制,這則是明顯的歧視行為,也違法WTO的非歧視性規範。

其實,很多優秀的企業在國際化之前,就已經針對可能的風險進行對應的操作。例如淘寶母公司阿里巴巴在上市之前,就結合美國雅虎與日本軟銀等股東入資,再透過海外釋股,將股權國際化,同時採取美國上市、接受美國政府的監管等系列策略來迴避風險。

這也就是為什麼華為經常被美國政府批評為「不透明」,被懷疑黨政關係不清楚,但阿里巴巴卻鮮少被美國政府批評的重要原因之一。

淘寶過去利用其新加坡子公司轉投資來台成立淘寶台灣,當時台灣法令的公司登記僅有外資與內資,其登記為外資的身分符合當時的法令。後來更利用品牌授權的方式,改以英商代理商經營的模式,透過降低自身的涉入程度,以稀釋其敏感的陸資成分。這也是許多在台陸企的常見做法。同時為了表示自己也是台灣社會的利益共同體的一分子,阿里巴巴在台灣也不吝對在地的中小微型企業的行銷及創投的協助,以求在台穩定發展。事實上過去我方政府也要求台灣企業必須以境外第三地註冊,以外資的身分進入大陸投資,這都是國際企業常見的、教科書式的避險操作。

即使如此,淘寶台灣仍難逃過政治打擊,也勢必引起其他默默在台耕耘陸企的恐慌,也升高了外企對台灣的政治風險評價。跨國企業也只能勇於面對不公平的差別待遇,例如抖音因禁令而起訴美國政府。事實上阿里巴巴過去也曾為此在台灣與政府進行了兩次的法律訴訟,並取得一勝一敗的結果。

雖然美台經濟聯繫的升級為多數國人所樂見,但中美兩強俱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雙引擎,缺一不可。但近來政府的系列操作,持續干擾正常兩岸經貿往來,對大陸企業的歧視性待遇則令人憂心,似乎在有意逼大陸對在陸台企實行對等的制裁,並出手終止對台讓利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一旦如此,兩岸經濟就真的實現了「脫鉤」,但這其實這對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將帶來無限的風險。

(作者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