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發現金是自打臉?蔡易餘稱「理論不變」:拿錢就是小確幸

行政院拍板全民普發現金6000元,外界質疑過往政府執意發振興券,如今又改為現金發放,是否打臉過往做法,民進黨立委蔡易餘5日接受震傳媒《新聞不芹菜》專訪時直言,理論沒有變,用券確實可以刺激消費、活絡經濟,但拿現金就是小確幸,看起來大家比較想要小確幸;至於立委高嘉瑜稱超徵是行政失靈,他確實覺得不太公平,因為預算如果拉高,最後就要多花錢。

有關超徵4500億,蔡易餘說,蔡英文總統元旦談話就有提到要與全民同享,只是金額與方式還沒確定,「可能有些人聽不懂,所以引發緊張,只好快點定調,才會讓人覺得說怎麼決策有了轉折。」談及不少民眾希望能在年前發放,他笑說,元宵節前都能算是過年,「要在過年前發放真的太趕,除了要有立法程序,還要有行政作業。」

主持人黃光芹提問,此次普發現金,是否打臉過往以刺激消費為由,執意發放3倍券、5倍券,民進黨要怎麼自圓其說?蔡易餘回應,理論沒有變,用券確實可以刺激消費、活絡經濟,但拿現金就是小確幸,看起來大家比較想要小確幸。

而各界對於「普發」有許意見,認為應該要有排富條款,蔡易餘解釋,排富那條界線不好畫,既然如此那就普發,「富人有他們對社會的貢獻,希望他們拿到這筆錢之後,可以回饋一百倍給更需要的人。」

有節目觀眾提問,為何去年也有超徵稅收,卻只有今年有「與民共享」?蔡易餘說明,要看每1年的歲入總預算,在2021年的歲入總預算是2兆1000億,但是超徵了3000多億,所以2022的歲入總預算就提高到2兆2000多億,沒想到今年又多了4500億。

蔡易餘說,所以明年的歲入預算總規模2兆7000億,「我們是有在拉高的,但是拉多高就要花多少錢。」他表示,自己不同意高嘉瑜的說法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她用行政失靈這四字確實不太公平,因為如果編了3兆的預算,就要花3兆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