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管制中客來台目的是讓兩岸漸行漸遠,觀光業的生計顯然不是考量重點

文:蔡政修(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

中國在8月10日宣布第三批中客團體遊全球78個國家地區開放名單不含台灣,讓國內許多旅遊業者失望不已。探究中國方面不開放的理由主要是台灣迄今仍維持赴中旅遊的「禁團令」,國人赴中國自由行、商務考察都可以,唯不能透過旅行社組團。事實上今年5月19日「國台辦」已經開放台灣團客和自由行旅客到中國了,如果台灣也願意相對解除國人赴中國旅遊的禁團令,則台灣被列入中國旅客海外團體遊開放清單的可能性將大幅提高。

為何台灣政府持續限制台人組團赴中旅行呢?陸委會在回應中方宣布恢復辦理台灣團客赴陸旅遊業務時表示:基於對等原則,中方在恢復旅行社經營台灣團客赴中國旅遊時應同步開放中國旅客來台,而不是等台灣先解除赴中旅遊禁團令。台灣希望透過台旅會與海旅會先行協商,做同步開放。中國方面則認為只要兩岸都開放,自然可以解決兩岸觀光交流問題。如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6月14日表示,在兩岸旅遊問題上不存在「對等」問題,也沒有需要協商的問題。她還表示,青島、武漢、寧波、鄭州等4個航點的復航申請仍沒有得到台灣批准,航點有限導致兩岸往來仍有很大不便。

整體看來,政府對於開放中國旅客來台一事態度並不積極,能拖就拖,也希望以此為契機重啟兩岸小兩會的事務協商。如果政府真的是以開放中客來台做為主要的努力目標,其實在中方宣布恢復旅行社經營台灣團客赴中國旅遊時,就可以順勢宣布解除禁團令,從而交換中國開放中客來台旅遊。

然而當時陸委會以中國未開放中客來台自由行為由,反對開放國人組團赴中。這個理由事實上並不成立。因為目前台灣政府仍維持對中國籍觀光客來台的禁令,中國籍人士不可以旅遊為目的入境台灣,這也包括居住海外的中國籍人士。7月24日還發生移民署官網錯置「中國地區人民可申請來台自由行」的訊息,被中國網友發現後緊急下架的事件。顯然政府以中國旅客無法來台自由行做為維持禁團令的理由只是託辭。

說到底,最大癥結還在於台灣政府堅持中國籍觀光客來台禁令,國人赴中旅遊的禁團令還在其次。試想,如果中國宣布開放赴台觀光了,而台灣仍禁止中客來台旅遊,這樣的宣布有何意義?政府顯然也意識到這一點,所以近日有消息稱,政府擬先恢復「旅居中國以外」第三地的中客來台旅遊,待細節定案後將對外公布。

何以疫情過了這麼久,台灣仍遲遲不允許中國旅客訪台呢?回顧2020年1月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宣布全面停止赴中國旅遊團;同日交通部觀光局應衛福部疾管署防疫規範,要求旅行社暫停接待中國觀光團體。1月26日疫情指揮中心發布限制中籍人士來台相關規定,除了專業交流、商務履約與企業內調動、以及配偶親人團聚,全面限制中國人士來台。1月27日指揮中心公告中客來台觀光限制對象新增定居海外之中國籍人士。依據相關規定,中國籍人士不論從哪裡入境都會受到限制。然而外籍人士直到3月18日才被禁止以觀光名義入境。這種基於身分而非疫區的限制實難與防疫直接劃上等號。

隨著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趨緩,2022年9月12日起台灣恢復實施美、加、紐、澳、歐洲與我國邦交國國民入境免簽證待遇,包括以觀光為目的的入境。9月29日起恢復互惠免簽國觀光客入境;10月13日起開放非免簽國一般社會訪問入境,同時也開放外國旅客團體入境;11月7日起港澳籍人士也可以團體方式來台觀光;2023年2月14日又開放港澳居民來台自由行。至今唯獨對中國仍暫緩組團前往旅遊及接待來台觀光團體。

放到更大的國境人流管制背景來看,2022年3月6日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回應記者提問時稱:「因疫情人流管控,政府有序開放國境管制,順序上商務、專業交流先行,再來社會、文教交流,最後才是開放觀光客。」從蔡政府將商務交流置於社會交流(婚姻、人道親情事務)之前,遲遲不開放兩岸團客相互旅遊,甚至禁止海外中籍人士入境旅遊的做法來看,蔡政府管制中國人士來台的優先考量就是「身分」,其次才是「地域」和「事由」。觀光政策只是蔡政府以身分為主的國境開放政策的一部份,其目的就是盡可能減少兩岸人民往來,讓兩岸社會文化上漸行漸遠。至於觀光業的生計呢?顯然不是這個政府考量的重點。

延伸閱讀
在世代棲居的家鄉被視為「難民」,哪裡才能是巴勒斯坦人的家?
以巴衝突推薦書單:《巴勒斯坦之殤》補充阿拉伯視角的當代史、《黑土》解析仇恨猶太人的土壤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