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忠、練台生難得同一陣線…從「大豐斷訊風暴」看系統台與頻道商夙怨

大豐有線電視系統台被體育頻道斷訊,掀開系統台與頻道商夙怨,向大豐追債,也意外讓凱擘蔡明忠與年代練台生這對勁敵難得同一陣線。

大豐有線電視系統台被體育頻道斷訊,掀開系統台與頻道商夙怨,向大豐追債,也意外讓凱擘蔡明忠與年代練台生這對勁敵難得同一陣線。

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的凱擘大寬頻與年代董事長練台生投資的北都數位,雙方在有線電視市場殺紅眼,但向來是商場勁敵的兩人最近難得行動一致,面對共同敵人,也就是日前遭體育賽事頻道Eleven Sports斷線的大豐有線電視。

Eleven Sports僅是開端,大豐其實四面楚歌,蔡明忠、練台生都是大豐的債主,已先後向大豐發函、揚言斷訊。富邦與轉投資的凱擘擁有親子、購物頻道,練台生更是手握年代、壹電視新聞台,倘若協商破局而斷線,恐怕比體育頻道更「有感」。

練台生與蔡明忠同聲一氣確實難得,兩人因有線電視「跨區經營」打得難分難解,新仇舊恨可是歷歷在目。

去年,北都直搗凱擘深耕的台北市,先以一年1500元、每月只要125元的破盤價殺進士林、北投,再祭出有線電視加光纖上網每月499元,踏進大安、文山區。這一仗讓凱擘元氣大傷,旗下12家有線電視系統台,去年半數虧損,其中5家是十年來首見紅字,包括北都來搶地盤的陽明山與大安文山。

不過,蔡明忠當然不會白挨一記,去年6月,凱擘以壹電視「收視率不佳」為由,申請將壹電視移頻道到冷門的149台,市場解讀是因北都「結樑子」,拿壹電視開刀,對練台生示威。今年凱擘還有新動作,旗下「豐盟」有線電視申請跨區到花蓮,踩進練台生花東大本營,7月3日NCC便要討論富邦凱擘跨區到花蓮的申請案。

蔡、練站同邊的契機,可從這次斷訊說起。Eleven Sports要大豐支付2017、2018年版權費,並要求將版權費從每戶1.5元調至5元,但大豐等三家系統業者不接受,雙方僵持超過一年。Eleven Sports在5月態度轉硬,不願再延長授權、無償提供訊號,向NCC遞交頻道停止授權公函,6月1日起停止供訊給3家系統業者,受影響的收視戶約23.6萬。

據透露,系統業者之中最早開始「賴帳」的就是大豐,全國、北都在今年第一季開始協商版權費時,得知大豐過去兩年未付款仍取得訊號,向Eleven Sports抗議,並拒絕付款。

大豐欠款惹官司 激怒三大媒體集團

另一方面,大豐欠款對象不只上述業者,還有日前由台灣地王林鴻南家族接手的中嘉,其所屬的頻道代理商也已向大豐等業者追討欠款,除了寄律師函、申請NCC調處,也醞釀提告和斷訊。

據稱,換了新老闆的中嘉,旗下的頻道代理商全球數位已在台北地方法院對大豐提告,追討一年3,600萬元欠款,接下來可能追溯過去3年合計上億元費用。全球數位代理的包括TVBS、中天、八大與Discovery頻道,一旦斷訊,市場衝擊非同小可。

一次惹到林鴻南、蔡明忠與練台生的上市公司大豐,是什麼來頭?斷訊風暴延燒的當下,6月10日大豐開董事會,董事長戴永輝卸任,換上張銘志,是因任期届滿、財務狀況或其他原因,眾說紛紜。

有一說是戴永輝因訴訟連連,自請告退,另一說是欠款問題歹戲拖棚,戴永輝的決策方向遭到質疑,因此被逼退。相關人士更猜測,大豐可能有意止訟,順勢將錯都推給前朝,由新董座出面和解;不過,另有一派指出,張銘志還是戴的人馬,「換人只是緩兵之計,透過換董再拖一段時間,等官司結果出爐。」

對於外界猜測大豐財務出狀況,大豐發言人、副總經理劉家君一席話透露玄機,他說:「大豐版權費付款對象中,只有『全球數位』沒有收,但都有依法先提存。」換句話說,錢不是沒付出去,只是有一筆寄託於法院,沒交到對方手中。

此外,大豐其實有另給業者一筆資金。根據6月26日,練台生出席錢櫃股東會所說,他投資的頻道代理商佳訊收下的是「押金」,5月時佳訊仍寄律師函要求大豐等業者須在6月付費。也就是說,其他業者認為,收到的並非「帳款」,「那不是授權費,性質上只是保證金,沒有發票,隨時可以不認帳。」其中一家業者無奈地說。

其實,大豐政商實力不弱, 2017年曾有意購買中嘉而未果,包括殯葬大亨李世聰、西華飯店少東劉恒昌等人,都曾擔任大豐董事;經營者也是業界的老江湖,深諳有線電視產業長久以來盤根錯節的生態。而這次欠款斷訊事件會有延續之勢,究其底,恐怕跟開放跨區的後遺症有關。

跨區經營MSO拚低價 攪亂頻道授權費潛規則

早年,政府將全台分為51個有線電視經營區域,由單一業者獨佔經營。2012年,NCC為了打破壟斷,修法開放業者跨區經營,業者開始大打割喉戰搶地盤,卻衍生用戶數與版權費計算的問題。

開放跨區經營前,頻道商是以「最低簽約用戶數」乘以每戶授權金,向系統業者收費,通常以行政區總用戶數15%作為基準,也就是俗稱MG15的保底版權金;即使NCC開放跨區經營時,也參考此基準,要求新進業者「建設其系統服務範圍達經營地區行政總戶數15%以上」才能開始營運。

但近年來,開始有系統業者主張以實際訂戶數,作為支付授權費基準,但多數頻道商並不買單,雙方爭議不斷。

為此,公平會與NCC曾召集業者調處,部分業者同意以行政區用戶數10%作為「低消」,但多數仍維持15%。系統業者分析,面對中華電信MOD與OTT(線上影音串流平台)競爭,有線電視收視戶明顯萎縮,許多頻道代理商願意讓步、共體時艱;立場較「硬」的,通常是同時經營系統與頻道商的集團業者,刻意藉定價門檻排擠小型、新進系統業者,鞏固市場主導權。

但新進跨區的系統商必須從零開始爭取用戶,用行政區用戶數計費,不啻是頻道代理業者刻意墊高競爭門檻,加上頻道業者又對既有系統商提供折扣,令新進跨區的系統商面臨不公平競爭,要求公平會開罰。

3年前,公平會裁罰凱擘、全球數位(中嘉)及佳訊三大頻道代理商共1.26億元,大豐同時提起行政訴訟,也才出現訴訟中拒付2017、2018年的授權費數億元的情況。

「斷訊對消費者確實不公平,但系統商和頻道商吃定NCC很怕斷訊,調處時就『靠勢』、沒意願談。」前NCC官員直言,每每以「調處中」為由要求業者不能斷訊,反而是獨立機關介入商業行為。

其實,大豐的問題幾乎就是產業問題的縮影,諸如產業壟斷、市場萎縮、跨區競爭產生的議價問題,各方動輒「綁架」消費者當作談判籌碼,主管機關恐怕不能以「介入空間有限」作為推託。如何藉由修正遊戲規則,讓市場競爭自由且公平,恐怕是NCC必須加速處理的燙手山芋。


更多今周刊文章
一款蘋果西打熱賣50年 起底大飲實際掌門人孫幼英
醫院商標屢傳爭議 病患擔憂個資外洩 醫改會:問題出在「不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