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筱穎觀點》衝一波!法國企圖成為全球AI領域領導者

法國「Viva Tech 2024」展22日在巴黎開幕,今年,人工智慧(AI)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   圖:翻攝自Viva Tech 2024官網
法國「Viva Tech 2024」展22日在巴黎開幕,今年,人工智慧(AI)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 圖:翻攝自Viva Tech 2024官網

[Newtalk新聞] 法國「Viva Tech 2024」展22日在巴黎開幕,這個年度科技盛會是歐洲最大的新創與技術交流會之一。今年,人工智慧(AI)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法國再次表達了成為全球AI領域領導者的雄心,然而,要實現目標還需面臨挑戰。

今年超過1萬1千家新創企業參展,參展的歐洲國家數量增加了30%,AI因其對企業的前景而成為人們關注的主題。展會總經理畢圖載 (François Bitouzet) 表示,展會正在轉變為「AI全球展」,目標是展示AI的能力超越幻想,而AI約佔展會創新成果的 40%。

臺灣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旗下的臺灣科技新創基地也組織新創團隊參加,共有40家潛力科技新創團隊參加,創下歷年參展新高。

AI技術的最新成果在這次展會上遍地開花,眾多發明非常吸引人。圍繞健康領域的創新在整個展會上非常受歡迎,從能夠複製人類皮膚的生物列印細胞,烏克蘭新創公司 Esper Bionic專為截肢患者設計完美模擬人類動作、使用者能憑著直覺更隨意使用的仿生手,法國的Revival Bionics也為截肢者或癱瘓者開發主動義肢和矯形器,加速藥物發現和重複利用的初創公司(Vitafluence),幫助盲人躲避障礙物的皮帶裝置,迅速診斷出癌症的裝置等。還有識別虛假訊息(Everdian)、構想創作的藝術等,美國企業OpenAI更是在萬眾翹首以待下,推出了ChatGPT的新版本。能夠與用戶進行口頭和流暢的對話。

法國國防部也展出許多涉及AI的項目,如未來戰鬥機、決策支援、翻譯工具、機器人、電競等。隨著最近成立的國防AI部長級機構(AMIAD),希望加速該領域的成熟並推廣其使用,目標是希望成為歐洲AI領域的標桿,同時旨在增強其數位主權,無論是在資料儲存、模型控制和運算能力方面。

國防部的雄心計畫涉及嵌入式AI(武器系統、自動駕駛和協同作戰)、作戰AI(快速決策輔助、情報、網路等)和有機AI(財務、人力資源、基礎設施、健康等)。還有「ResIstAnce」專案旨在將AI解決方案整合到日常物品中,以加強戰區士兵的決策過程,同時考慮到作戰限制,例如沒有網路連接或不需要網路連接。目前已經開發出兩個應用程式:使用語音和書寫技術進行 19 種語言的翻譯/轉錄,以及透過拍攝物體照片有關其技術特徵的資訊,來識別和分類軍事材料的解決方案。

根據經合組織(OECD)最近的一份報告,全球對生成式AI,即能夠根據請求生成文本或圖像的投資,從2022年的13億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178億美元。

法國負責數位事務的國務秘書費哈里(Marina Ferrari)致詞時表示,「隨著AI技術的加速發展,我們正在經歷一場新的革命,其意義堪比印刷術的發明和電力技術的發明」。AI委員會最近提交給法國總統府的報告指出,未來幾十年AI能使法國經濟增長率增加1%,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增加2500億至4300億歐元,報告特別建議法國啟動一項全國性宣傳計劃,並在五年內連續每年投資50億歐元,以與美國和中國並駕齊驅。

法國在AI領域取得進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對新創和初創企業的大規模投資策略。費哈里指出,「我們能感受到法國正在發生的變革,多年來持續推行的這種進取型政策開始結出果實。」她強調,法國的傳統優勢在於研究,尤其是高水平的學術培訓,為AI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近年來,人才不僅回歸法國,一些國際大公司也選擇在法國投資,顯示了法國在AI領域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馬克宏自2017年當選總統以來,積極推展數位科技及各項新創項目創業輔導,幾年下來,法國已成為歐洲新創大國,每年注入新創的相關投資也逐漸成長。但,馬克宏提出要在AI方面「走得更遠」,並希望巴黎成為全球AI的重鎮,他的目標是使法國成為「AI強國」。

愛麗榭宮表示,法國將就AI的潛在風險展開討論,同時將儘快發展AI,並利用AI為公共利益服務。總統府最近召集AI領域各大企業領導人開會,並宣布了一系列新措施,強化法國在AI領域的相關政策,其中一項措施是,斥資4億歐元,支持專門培養AI技術人才的機構。

雖然費哈里強調,自2017年以來,法國通過強力支持創新政策,在歐洲大陸上引領了AI的發展。但是,如同谷歌前執行長施密特認為,能源成本高、稅收重及相對嚴格的監管環境,是法國乃至整個歐洲在AI競賽中的障礙。要登上全球AI舞台,法國面臨來自美國、中國、英國等大國的競爭。

全球數位化浪潮推動數位權力興起,AI在經濟、軍事等領域的權力屬性逐步顯現的當下,歐洲各國紛紛投身AI全球競爭,各國圍繞數位權力展開激烈博弈與競爭,旨在爭奪未來AI領域的監管主導權與話語權。在歐洲,法國的目標就是,超越英國。

近年來,在AI行業規範發展領域,英國是處於領先地位的國家之一,政策不斷釋放利好,布局速度加快。有報告顯示,英國AI領域的綜合情況目前位於全球排名第四,在美國、中國和新加坡之後。

普華永道的報告指出,英國要求具備AI技能職位的招聘數量增速,是所有職位招聘數量的3.6倍,且雇主願意為此類職位提供14%的薪資溢價,尤以法律和信息技術行業薪資溢價最高。英國AI利用率最高的行業,如金融服務、訊息技術和專業服務行業的生產率增幅,也都略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施密特建議,法國可以通過優化AI監管來吸引更多企業,特別是對銀行業和金融業而言,明確且有益的監管框架尤其重要。歐洲內部市場專員布雷頓(Thierry Breton)也指出,歐盟的AI法案旨在為所有人創建統一的規則。

歐盟理事會21日正式批准《人工智慧法案》,並在官方公報上公布20天後生效,這是全球首部關於AI的全面法規。

歐盟執行委員會在2021年提出了這項法案,旨在保護公民免受新興技術的危害。經過多輪談判和協商,歐洲議會於今年3月批准該法案。

歐盟《人工智慧法案》的通過標誌著人工智慧新時代的到來,很可能成為全球AI治理和監管格局的一個「分水嶺」,其影響或將超出歐盟的邊界,甚至為全球AI治理建立新的標準。

《人工智慧法案》明確 AI 系統的定義,將 AI 應用分為不同的風險等級,並對每個等級的 AI 系統設定了相應的合規要求。這意味著根據AI技術的不同應用,將對社會可能造成的威脅,應將進行不同的對待,法案禁止應用風險水平被認為「不可接受」的AI。

法案也強調了數據保護的重要性,要求 AI 系統在處理個人數據時,必須遵循歐盟的數據保護法規,確保用戶的隱私權益不受侵犯。法案還提出了對 AI 系統的透明度和可解釋性的要求,以增強公眾對 AI 技術的信任。

法案的適用範圍較為廣泛,即使企業是歐盟範圍外AI技術的供應商,但若在歐盟範圍內使用其AI技術的產品或提供服務,也需要適用法案的相關規定。目前商用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如 OpenAI 的 ChatGPT、谷歌的 Gemini 和微軟的 Copilot,都會有一個過渡期,從生效之日起,有 36 個月的時間讓技術符合立法要求。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林保華觀點》從太陽花到青鳥 台灣街頭抗爭的世代接力
管仁健觀點》五月天從此在內地都不用真唱了吧?

法國「Viva Tech 2024」展22日在巴黎開幕。   圖:翻攝自Viva Tech 2024官網
法國「Viva Tech 2024」展22日在巴黎開幕。 圖:翻攝自Viva Tech 2024官網

看更多相關新聞
AI教父黃仁勳來了 預期將私下拜會台積、鴻海、廣達高層
AI正夯!馬斯克不甘示弱:要為xAI打造史上最大超級電腦
鴻海進擊AI機器人動起來⋯三路進擊全球商機
瑞銀陳玟瑾:AI當靠山 台股迎階梯式上漲新時代
下一波課綱將納入數位學習與AI應用 教師籲勿強迫「為用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