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是類川普

(合成圖/資料照)
(合成圖/資料照)

相隔20幾天,美國期中選舉與台灣地方公職選舉不無神似之處,最相像的是川普和蔡英文主導了選戰,他們的名字雖然不在選票上,但選民都把他們當候選人,而且都投下否決票,也就是不信任票,結果讓他倆選得灰頭土臉。同樣神似的是,他們都把仇恨動員做為選戰宣傳主軸,用力分化社會,撕裂政治,而且破壞民主價值,踩踏道德底線,最終都被選民唾棄。

蔡英文是現任元首,川普想重回元首大位,他們為了勝選,恣意製造仇恨,煽動對立,擴大了政治裂痕。川普意圖把共和黨變成準川普黨,蔡英文則把民進黨變成準蔡英文黨,他們積極主導提名,操弄選戰。川普推舉忠誠於他的人參加黨內初選,讓許多極端化者透過業已極端化的黨內初選成為候選人,結果多被選民退貨,「川家軍」輸得難看。蔡英文乾脆沒收初選,寵溺林智堅、陳時中之類的「英派」人士,將他們推上戰場,結果慘敗。

他們把負面選舉發揮極致,本人及附隨者猛力攻擊對手,揭露或是編造對手的黑資料,其卵翼之下的名嘴、網紅、側翼四面出擊,群狗亂吠,雙重標準,綠能你不能,結果遭受迴力鏢反噬。川普激出獨立選民出來投反對票,結果民主黨從原先預測的大輸變成小輸;蔡英文則讓中間選民和淺綠支持者望而生畏,投票給另一方,或不投票,結果造成民進黨縣市長選票數大跌。

川普號召挺他者站出來,壯大「川家軍」;蔡英文呼籲「台灣隊站出來」,目的都是蔡英文說的「給世界一個正確的訊息」。川普召喚的訊息是2020年總統大選作票,他才是贏家,而且美國民眾企盼他回來領導。蔡英文召喚的訊息是台灣民眾支持反中、親美路線,即使因而趨近戰爭邊緣也在所不惜。川普和蔡英文要的訊息都是從私利出發,川普要討回「公道」,重新上位;蔡英文則是要民進黨保住執政權,「英派」飛黃騰達,自己不要變成跛腳鴨。

川普推舉的候選人紛紛敗北,選戰訴求也未獲得廣泛共鳴,成為選舉最大輸家;蔡英文獨攬提名大權,選戰招數失靈,也是選舉最大輸家。他們的共同點是複製以往成功的經驗,以為以前的招數現在還很管用。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反應冷落,蔡英文的「抗中保台」乏人問津。他們還將自己的名字填到選票上,川普大剌剌地說「投共和黨人一票,就是投川普一票」;蔡英文也喊出「投給民進黨的縣市首長,就是投給蔡英文」。結果多數選民偏偏不投他們一票。

由於川普的言行深深傷害美國民主,所以拜登總統將期中選舉定位為「民主在選票上的一場美國靈魂之爭」;蔡英文領導下的民進黨利用全面執政的便利,破壞台灣民主無所不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因而號召民眾「出來挺善良、挺公理、挺正義,讓台灣民主展現出來」。選舉結果,美國贏回一部分民主,台灣喚回一些民主意識。川普和蔡英文的失敗就是美國和台灣民主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