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過境加州會晤麥卡錫 國會外交已成常態
台灣總統蔡英文與美國眾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美西時間4月5日在美國加州雷根(里根,列根)總統圖書館會晤。
兩人會後共同會見傳媒,蔡英文感謝美國對台灣的支持,重申台灣維護和平現狀的決心。麥卡錫強調須加強對台軍售,確保武器如期抵台,也要增加美台科技和貿易合作。
麥卡錫作為美國政府三號人物,是1979年以來在美國本土會見台灣領導人的最高級別美國官員。這也是繼前眾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去年8月訪台後,蔡英文八個月內再度會見美國眾議院議長。
蔡麥會激起中方反彈,北京表示「堅決反對,強烈譴責」,警告將採取堅決有力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外界關註解放軍是否會在台海舉行佩洛西訪台時的那種大規模軍演,但目前看來還沒有相關跡象。台灣國防部指中國「山東號」航母編隊穿越巴士海峽,航經台灣東南海域。此前一天,中國宣佈啟動為期三天的台灣海峽中北部聯合巡航巡查專項行動。
跨黨派議員出席「以量換質」
是次會晤閉門進行,連同麥卡錫共有18名跨黨派眾議員出席。麥卡錫強調,北京不能干涉他要去哪裏或和誰見面。
拜登政府則繼續保持低調,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蔡英文過境美國並非新鮮事,且是私人、非官方行程,北京不應借此加劇緊張局勢。
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對BBC中文說,這次「過境外交」反映美國行政、立法部門的態度差異,加上蔡英文並未如《金融時報》此前報道指會發表單獨演說,而是改為簡短致詞,「不過用跨黨派議員出席,以量換質,已經算是驚喜,也可以說是台美認真避免刺激的折衷作為。」
這是1979年美台斷交、美中建交以來,第三度有美國眾議院議長與台灣總統會談。除了最近的兩次,上一次已經是1997年4月李登輝接見時任議長金瑞契所率領的訪問團。
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邱師儀指出,美國仍維持「一個中國」政策下,美台實質關係繼續深化,美國眾院議長與台灣總統見面已成常態,是一個外交突破,而這次會晤也鞏固了台灣的國際形象,「蔡英文只差沒到國會演講,但實質上已是訪美,不只是過境了。」
出席蔡麥會的包括民主黨黨團主席阿吉拉爾(Pete Aguilar)、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民主黨首席眾議員克里什納莫迪(Raja Krishnamoorthi)等。
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傑弗里斯(Hakeem Jeffries)也在蔡麥會前發聲明指,他在蔡英文過境紐約期間曾與對方會面,就美台安全與經濟利益等議題舉行富有成效的對話,也討論了彼此對民主與自由的承諾。
這意味蔡英文這次訪美之旅見了共和黨第一號人物,以及民主黨眾議院領導層的第一和第三號人物。
「意義很重大,美國發出了明確訊號,表明對台灣的支持是強而有力和跨黨派的,」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對BBC中文說。
他續指,這三位美眾議院領袖恰好來自三個不同種族,即白人(麥卡錫)、黑人(傑佛瑞斯)和拉丁裔(阿吉拉爾),而蔡英文是台灣首位女總統,「這樣的畫面錦上添花,具象地反映出美國和台灣這兩個民主國家,共同擁抱多元和包容的價值觀。」
引雷根名言談對台售武
蔡麥會選擇在雷根總統圖書館舉行,麥卡錫引用已故美國總統雷根名言「實力帶來和平」(Peace Through Strength),指雷根提出的「六項保證」延續數十年的對台灣軍售政策,美國政府會持續並加速對台提供武器,也是美國國會的跨黨派共識。
「六項保證」是1982年雷根與北京簽署《八一七聯合公報》時向台灣提出的,有關內容近年陸續解密,包括美國未同意設定終止對台軍售的日期、美國未同意就對台軍售議題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徵詢意見、美國未同意修訂《台灣關係法》等。
台灣國防部屬下的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長蘇紫雲對BBC中文指出,麥卡錫這次表態要求如期交付武器給台灣,其重要性是在於美國國會權限較大,可以直接制定法案叫行政部門去做。
此前,美國國防部在2022年8月成立「老虎隊」(Tiger Team),檢討美國對外軍售長期效率欠佳的原因,希望簡化流程加速向外國盟邦出售軍備。
《華爾街日報》2022年底曾報道,美國向烏克蘭輸送大批武器對抗俄軍,導致對台軍售延遲交付情況惡化,包括2015年12月台灣訂購的208組標槍(Javelin)反戰車武器、215枚刺針(Stinger)防空飛彈仍未運抵台灣。
北京的手段「更細緻」
蔡麥會舉行後,中國外交部、中共中央台辦、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及國防部分別發表聲明予以強烈譴責。中國外交部指美方執意允許蔡英文過境「竄美」,會面實質是美台相互勾連,並重申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跨越的紅線。
中國國防部稱,解放軍堅守職責使命,時刻保持高度戒備,堅決維護台海和平穩定。中共中央台辦則警告稱,民進黨「以美謀獨」,只會將台灣推向「兵兇戰危」的險境,給廣大台灣同胞帶來深重禍害。
就在會面之際,台灣國防部指中國「山東號」航母編隊穿越巴士海峽,航經台灣東南海域。此前一天,央視新聞報道指,啟動為期三天的台灣海峽中北部聯合巡航巡查專項行動,福建海事局出動大型巡航救助船「海巡06」輪編隊,檢查兩岸直航貨船和施工作業船。
蘇紫雲指出,中國這次的立場還是很強硬,但手段更細緻,利用新「三戰手法」:法律戰以由交通運輸部的海事局擔任主體,訴求台海為「內部事務」之主權問題,但又避免軍事對峙升高;輿論戰則動員在美親中團體抗議、在時報廣場打羞辱廣告、在雷根圖書館上空以小飛機宣掛「一中」布條進行宣傳;心理戰則發聲明暗示台海「兵兇戰危」,企圖影響台民眾政治選擇。
蘇紫雲認為,中共大規模軍演仍可能出現,但不同於佩洛西來台之八月軍演,主要因為時空背景不同,去年8月習近平面臨二十大,且全球疫情尚未解封,台海周邊海空交通有限,因此北京以強勢軍演對內部表達不示弱,惟今年習近平已順利連任國家主席,台海周邊海空運輸也恢復繁忙。
他研判,解放軍大型且長期軍演將影響日韓等周邊國家,甚至阻礙北京經濟復蘇,因此在台海周邊大型軍演可能性低,但有可能移往他處,或是以「大規模、快速、短期」型態進行。
宋文笛則也持相似觀點,他指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此刻正在訪問中國,若北京此時大幅提高軍事緊張局勢,「會讓兩人非常尷尬,並使歐洲的對華鴿派聲音失去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