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辰洲案最牛 拖延20多年未決

中國時報【沈婉玉╱台北報導】 國產局多年來代管無人承認繼承的遺產,有滿腹苦水,也有不少新鮮事。包括十信案的蔡辰洲遺產歷經二十多年未結案;北部某建商的遺產被子女拋棄繼承,後來土地價格翻數倍,足夠繳清債務、欠稅,國庫還有錢賺。 國產局官員說,「每個遺產案背後都是一個複雜的故事」,雖然國產局跟案主素未謀面,但透過遺產管理,也延續了案主的故事。最廣為人知的遺產管理案,就是爆發十信弊案的蔡辰洲,因為遺債大於遺產,四個順位的繼承人都拋棄繼承,處理的擔子就落到國產局頭上。 然而,蔡辰洲債權債務關係太複雜、債權人太多,其中部分債權人陸續過世,又牽扯出另外一些無人繼承的遺產案,愈來愈複雜。至今二十多年,蔡辰洲案還沒結案,堪稱「最牛」遺產案。 國產局官員指出,碰到蔡辰洲案,不只代管的國產局頭痛,法院也很頭痛,每次開庭,法庭都被「人山人海」的債主擠爆。幾年前,還有蔡辰洲的遠房子孫輾轉由國外回來打聽,詢問是否可以繼承此筆遺產,但發現債務實在太多,打消此意。 國產局官員又舉例,北部有位名下有許多土地的建商,因積欠大筆債務,繳不起上千萬的地價稅,建商過世後,子女們都拋棄繼承權。 但十幾年來土地價格飆漲、連翻好幾倍,過去不值錢的土地,現在價值連城。國產局官員說,土地拍賣後,不但繳清欠稅、欠債,國庫還小賺一筆,當初拋棄繼承的子女們現在應該「非常扼腕」。 國產局官員指出,代管遺產期間,死者生前狀況都必須靠訴訟來確認。例如,突然出現配偶、乾兒女或恩人主張要分配財產,債主們就告假結婚、假遺書等,爭訟不休。官員建議,民眾的遺囑還是請法院公證,日後較不會衍生問題。 最近因地價狂飆,新增許多「尋人」案件。國產局官員指出,很多人想趁高價處分房地產時,才發現土地共有人登記在日據時代,後代不明,根本無法處理,只好經法院程序交由國產局催告處理,最後也成為無人繼承遺產,收歸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