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安取消7點半晨會 黃珊珊不意外:只盼延續公開透明

新科台北市長蔣萬安上任第二周取消前市長柯文哲慣例每早7點半的晨會慣例,對此,今(4日)黃珊珊臉書發文表示「意料之內」,並強調希望公開透明的精神能夠延續。

圖片
蔣萬安取消北市府每早7點半晨會,黃珊珊po文表示「意料之內」。翻攝自黃珊珊臉書

蔣萬安昨於市政會議前受訪指出,經過第一週試運行後達成共識,未來將以晨會、午餐會報進行,任何會議都以最高效率、議題導向、解決問題為指導原則,「絕不是為開而開」。

柯文哲擔任台北市長8年期間,每天早上730分召開晨會,對此制度引以為傲。柯曾表示晨會是一種政治上的信念,因為他認為眾人智慧超過個人智慧,可以讓整個市政更有效率,卸任前一周的一級機關政務官總辭時更說:「每天早上的晨會、建立PM制度,用理性、務實、科學的精神面對市政議題,共同探討解決方案、處理重大市政。」

黃珊珊今在臉書發表長文,指出台北市政府開了8年的晨會,她則是在任內整整開了210個月,晨會報告的都是府級列管或跨局處的重大事務,每個人都可以表達意見,聽取別人的意見可以突破自己的盲點,讓決策往好的方向修正,「品質反而更好、也更有效率」。

黃珊珊最後寫道,「新市府取消晨會也在意料之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管理方式」,她沒有意見,並強調只希望公開透明的精神能夠延續,權責分明的決策方式,讓優秀的市府同仁可以安心執行。

至於蔣萬安上任第一周仍延續每早7點半晨會,民眾黨市議員陳宥丞指出,他想調閱第一周晨會的資料,市府秘書處竟回應「未有紀錄」,質疑蔣萬安這一周真的是「為開而開」。蔣今則回應,「晨會是溝通型會議,市政、疫情等會議有正式紀錄,也一定公開透明」。

黃珊珊臉書全文:

關於晨會

台北市政府開了八年的晨會,我則是在任內整整開了兩年十個月。

晨會報告的都是府級列管或跨局處的重大事務,例如:東西區門戶計畫、居住正義、長照政策、e化、社宅進度、三貓計畫等等重大事項,每個專案管理的負責人大多是副市長、秘書長、副秘書長,含市長一共八人的決策小組,共同聽取局處報告。

在晨會之前都會有會前會,也就是府級長官必須掌握晨會報告內容,晨會報告時,每個人都可以表達意見,因為各自列管事項,自己可能有盲點,需要別人提供意見,才不會流於率斷。

眾人的智慧大於個人的智慧,是柯文哲市長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例如有些事項,我會先跟市長討論過後,之後再到晨會報告,例如:重陽敬老金發放財源,經過大家討論後,有時會有不同的結論,但是都是往好的方向修正,沒有人堅持己見,決策品質反而更好、也更有效率。

這個體制,因為是七點半開會,可能大家會覺得很累,但是,我覺得晨會開完,早上還有三個小時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反而比較不會耽誤正常業務。

也許,晨會對於很多局處首長來說很辛苦,但是,每天晨會的會議記錄全公開,也會作為所有政策的決策依據,將來由府級長官承擔責任。

至少,絕對不會發生大巨蛋案,很詭異的是,財政局長李述德一個人就決定零權利金(現在被起訴判刑),市長卻可以完全置身事外,難道只有李述德有問題?

新市府取消晨會也在意料之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管理方式,我沒有意見。我只希望,公開透明的精神能夠延續,權責分明的決策方式,讓優秀的市府同仁可以安心執行,不必被棄車保帥,也不必自己去面對未來不確定的責任。

我很感謝在市府任職期間,柯市長、彭副市長、蔡副市長、陳秘書長還有三位副秘書長跟我每天一起打拼,他們對我的幫助與指導,一生受用。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