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安「新創三箭」 大破大立邁向國際

【記者郭玉屏台北報導】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13日舉行「新創政策發佈會」,優雅客Yaker創辦人謝勝傑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趙式隆同場出席。

蔣萬安說,創新是城市進步的動力,自己過去是協助台灣新創團隊的專業律師,深刻體會新創團隊草創初期的艱辛,特別是法規障礙、資金難尋、人才難覓等,都深刻困擾新創創業家;若當選台北市長,希望能有具體方式協助台北市的新創團隊、中小企業,讓他們成長茁壯走向國際。「新創是我的專業,更是我未來的責任」蔣萬安強調,今天提出新創三箭「投資金、匯人才、促成交」,要為台北市的新創發展帶來最實質的幫助。

蔣萬安表示,他的第一支箭為「投資金」,共分為「投早期」、「倡加速」二部分;所謂「投早期」,是指目前政府與民間創投都不做「早期投資」的環境下,許多缺口需求在3,000萬以下的優秀團隊,都未能通過死亡之谷而倒閉。若當選台北市長,將透過公私協力,政府和民間共同投資早期資金,協助有潛力的創業家度過死亡之谷難關。

第二部分「倡加速」,主要是將產業創新育成基金轉型,著重於投資加速器,創造一個創新生態系統,在這當中政府不過度介入,而是協助新創團隊克服法規的障礙,盡情的發揮創新能量。此外,後疫情時代讓「數位遊牧民族」成為趨勢,很多人才即使是大公司正式員工,也沒有固定在同一個城市工作,公司同意他們work from home,不干涉他們居住地,員工也可以體驗各個城市不同的風貌,找到不同的靈感,也可以跟在地的科技人才相互的合作,「也就是我所強調的共創共享共好的精神」。所以對於數位遊牧民族,我們應該要特別的重視;台北市也絕對要積極爭取全球的數位人才,與台北市在地的數位科技人才共同合作,「我們希望能夠全球人才集結住台北,領世界薪水。不只看本地,也要納國際。」

蔣萬安指出,第二箭為「匯人才」,共分為「培新秀」、「任意通」、「納國際」三部分。第一部分「培新秀」,是指創業家精神要在校園向下扎根,並強化法律、財務、會計、專利等領域的諮詢服務,也鼓勵引導新創公司提供台北市內大專院校學生實習機會,由市府提供實習津貼輔助。第二「任意通」,台北市目前創業基地或coworking共享空間,大概規劃中有23處;若當選台北市長,希望能提供創業家「任意通護照」,大家可以憑證明使用共享空間資源,甚至未來還能由市長親自出面,和世界各主要城市談共享空間,供台北的創業家使用。第三「納國際」,不只鼓勵國際企業到台北設立辦公室,更要確保國際人才落地移居、隨到上工,並保障相關福利。

蔣萬安說,第三箭為「促成交」,共分為「由零到一,強化設沙盒」、「由一到百,促採購」、「由百到萬,再加碼」等三部分。關於「由零到一,強化設沙盒」,不管是哪一個行業,最期待的都是第一筆訂單、第一個客人,而市府可以扮演這個「第一個」角色;若當選市長,將擘畫「沙盒專區」,也就是盤點現有的公有空間,讓新創團隊展示他們的服務或產品,在沙盒專區實地驗證以後,藉由專家、學者、與市民認可評鑑的過程,由市府給通過的新創公司第一筆訂單。

第二部分「從一到百,促採購」,則將提出台北中小企業採購計畫升級版,結合機關的採購力,鼓勵中小企業開拓政府市場,每年度辦理年度新創採購獎項、鼓勵優質團隊。第三部分「由百到萬,再加碼」,針對具有公益性質、環境永續,或社會弱勢的團體所成立的新創團隊予以扶持,給予再加碼的支持跟協助。

蔣萬安強調,希望自己的新創政策,讓每一位懷抱創業夢想的朋友,都能夠在台北實現無限可能,正如同他的競選口號所言「你加台北,就是無限」!2022/09/13

當選先做3件事 蔣萬安:環境經濟交通

【記者郭玉屏台北報導】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12日晚在節目主持人王偉忠專訪時表示,若當選優先做的3件事,首先走訪清潔隊表達支持、第二走訪市場跟商圈、第三則是規劃智慧電桿解決交通問題。

蔣萬安接受專訪,暢談他規劃未來台北市的願景,提及他在美國期間,一度失業等。

王偉忠詢問蔣萬安,如果當選有3件事,讓台北市民一定會看到的,要先做哪3件事。

蔣萬安回答,第一是他會先走訪台北市府的公務人員,特別是清潔隊,清潔隊是台北市最關鍵的基層夥伴,台北市所以能夠維持這樣的環境,他上任第一天一定要給清潔人員加油打氣,並告訴他們「市長是支持你們的」。

蔣萬安說,第二,他會走訪台北市每個市場跟商圈,去了解攤商即刻要解決的問題,因為面對後疫情時代,國門開放,商圈、市場做好準備了嗎?而不是當國際觀光客來了,軟、硬體卻都沒準備好。

蔣萬安指出,第三是交通,他會儘快規劃智慧電桿建置,解決包括紅線臨停及停車問題,緩解尖峰時段交通流量過大的問題。台北市民最關心的是交通,再來是都更,交通問題其實很多時候,即刻去做處理,可以看到即刻改善見效。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