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未來當市長 全力捍衛市民安全

【記者郭玉屏台北報導】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20日舉行「文化城市 台北標誌」文化政策發佈會,會後面對媒體詢問19日晚上發生的萬華槍擊事件,蔣萬安表示,台北市光今年就有10起的重大刑事案件,未來擔任市長,一定強力執法,全力捍衛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蔣萬安說,未來也會全面更新台北市的監視器,全面提升警察的裝備設施,讓快打部隊發揮更大的功效;而每次重大治安事件發生後,也希望警方善加檢討、累積經驗,未來更能保障市民安全,這是自己未來擔任台北市長最重要的責任跟使命。

有關青山宮副主委許文旭19日晚中彈受傷,蔣萬安指出,看到新聞感到非常震驚,真心期盼所有受傷民眾,包含許副主委都能夠早日康復。

媒體問及,陳時中勘災時,市警局內湖分局長全程陪同引發爭議;蔣萬安說,風雨當日自己是與在地港湖議員一起去現場了解狀況,而災害發生時,基層警員的勤務一定會增加,警方應該要以市民的權益為最優先考量,並不需要刻意陪同。

對於民調顯示蔣萬安領先,卻有另一份民調顯示陳時中超車;蔣萬安強調,民調起起伏伏,不同機構做的民調也都各自有機構效應,對自己來講,民調只是參考,還是持續既有的選舉步調節奏。他也說,目前自己已完成「萬安作伙行 台北百面贏」的十二區行腳活動,「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我會更深入基層,了解市民的需求,持續端出政策牛肉,讓我成為市民最好的選擇。」

媒體追問,台北市長柯文哲20日將與鍾東錦合體,被外界稱「黑白配」?蔣萬安強調,尊重每一位候選人尋求各方支持的決定,「但是不知道民眾黨人對這件事的想法如何?」 2022/10/20

蔣萬安文化政策 讓世界行事曆上有台北

【記者郭玉屏台北報導】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20日舉行「文化城市 台北標誌」文化政策發佈會,強調當選市長後,要從「藝文節慶、文創產業、文化預算、文化場域、文化記憶」5大方面推動文化政策,包含舉辦「台北國際潮流音樂節(祭)」;設置規模10億元為目標的文創產業投資基金;4年內將文化局及所屬機構預算,從目前總預算佔比2.62%,逐年提升至4%;擴大台北文化雙軸廊發展,廣設多元藝術展演空間;以「公私協力」方式,推動台北市100條文化生態小旅行路線。

蔣萬安說,未來要讓「文化城市」能成為台北的標誌,讓世界的行事曆有台北。

蔣萬安與前台北市副市長李永萍、表演藝術聯盟理事陳碧涵、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邱正生、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維公共同召開記者會。蔣指出,未來4年希望在現有的基礎上,台北市要加大文化政策的力道及投入資源,讓藝文館所回到空間、藝術節慶使用,成為台北市的城市名片,讓台北市在全世界的城市印象中,成為名副其實的文化城市、文化首都。

在藝文節慶方面,蔣萬安指出,台北市未來將舉辦「台北國際潮流音樂節(祭)」,推動跨界大型複合式節慶展演活動,並借鑑美國德州奧斯汀的西南偏南(SXSW)活動經驗,進一步整合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藝術中心、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等相關的資源,透過「公私協力」打造複合式的產品活動,達成產業升級、活絡經濟、引進人才、接軌國際,讓台北出現在世界的行事曆上。

文化創意方面,蔣萬安說,台北市未來將推動內容創作與IP品牌提升旗艦計畫,建立資源媒合及服務平台,結合民間企業推動設置規模約10億的「文創產業投資基金」,並透過專業的投資機制,鼓勵扶持文化創意產業;基金投資的標的,不只是現有的文創產業,更包含藝文展演、文化科技、永續設計、影視、音樂等領域,引導民間資金擴大投資在台北的內容產業與IP品牌。

文化預算上,蔣萬安指出,市府112年送交市議會審議的總預算當中,文化局及所屬機構預算佔比2.62%,未來將逐年提升,在4年之內提升至4%,大約72億,多出來的預算要擴大推動文化藝術的獎補助、人才團隊的扶植、文化業務的推動、藝文節慶活動、藝文館所營運、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及文化創新等領域。

文化場域方面,蔣則說,市府未來會以「法規鬆綁、行政支持」方式,擴大台北文化雙軸廊帶發展,並廣設多元藝術展演空間,透過盤點、整理出更多的多元空間,提供政策誘因,同時鼓勵民間團體、企業提供多元場地,讓台北市擁有更多元的藝術及展演場域空間。

文化記憶方面,蔣萬安表示,未來台北市將推動100條文化生態小旅行;這100條台北文化、生態小旅行路線,將遍及台北市12個行政區,可以是大稻埕、西門町、康青龍這樣的特色街區之旅,也可以是龍山寺、青山宮、霞海城隍廟、保安宮這樣的宗教宮廟歷史文化之旅,或是台北市畫廊藝術之旅、華山及松菸這樣的文創園區之旅,以及木柵貓空茶鄉生態之旅、四獸山及內溝溪等近郊的生態小旅行、步道之旅,還可以是古蹟歷史建築文資之旅、台北獨立書店之旅,環淡水河、基隆河自行車親水之旅等,有非常多變化組合。

蔣萬安表示,小旅行的開發和設計,可以由各種民間團體組織、文史工作室、藝文社團、生態團體乃至於旅行社、飯店業者,主動提出路線及方案建議;以公私協力、共創共榮的精神,由台北市政府釋出政策資源、行政協助、宣傳資源,共同推動台北市的文化、生態小旅行。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