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家古厝穿越時空的閩南建築 古風攝影外拍景點

【記者陳宗傑/屏東報導】位於屏東市崇蘭里的蕭家古厝,採用傳統式閩南建築至今已有130餘年的歷史,依照今日所見的古厝形貌,不難推想當時蕭家家財萬貫的景象,是屏東權重一時、熱心地方的商賈望族。
【記者陳宗傑/屏東報導】位於屏東市崇蘭里的蕭家古厝,採用傳統式閩南建築至今已有130餘年的歷史,依照今日所見的古厝形貌,不難推想當時蕭家家財萬貫的景象,是屏東權重一時、熱心地方的商賈望族。

 

 

蕭家古厝採閩南建築形式,閩南建築的特色是以紅磚、紅瓦、木頭為建材,注重細部裝飾,像門廳簷廊的垂花雕飾木架與栩栩如生的鯉魚造型木雕、牆堵上的螭虎木雕鏤窗、屋脊上的剪黏與燕尾型泥塑、書卷竹節窗等,都可見到很細膩的雕工;除了中國裝飾風格,還巧妙融入西洋式的裙堵風景彩繪,更是令人驚艷的設計。

 

 

政府於2004年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蕭家學堂「課餘軒」因閒置多年,改造為「阿緱地方文化館」,在蕭珍記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努力下,成立地方史資料館及創意精靈工作坊,不時舉辦藝文展演活動,使該地區逐步成為一處文化生活圈。阿緱地方文化館也成為傳統工藝與城市記憶的展示空間,透過常民文化與生活美學的推展,串起蕭家族人與社區居民的地方認同,也讓崇蘭社區故事繼續延續下去。

 

 

屏東攝影學會利用星期假日到蕭家古厝,安排古風人像攝影觀摩課程,今天邀請的外拍麻豆是會員的小孩,國中時就經常跟爸爸出來拍照,今年剛從佳冬高農食品加工科畢業,本身喜歡上漢服古典的風格,後面才玩的攝影。指導老師黃宗昌理事長說,屏東市有很多古厝適合拍古風攝影,如屏東書院園區和屏東縣鄉土藝術館,如果將人物放到一個古厝環境裡,讓她穿著漢服來擺一些固定動作,畫面不但好看也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