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元:沒有加入WHO 未來這兩件事對台灣最不利

台灣第七度被WHO拒於門外,對於台灣無法加入WHO,世衛行動團團長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在著手制訂的大流行公約(CA+)、修正國際衛生條例(IHR),這兩件事對台灣的影響很大,也最不利。

行動團發言人石崇良補充,在新冠疫情下,各國發現現有的IHR並不足以因應其他的需要,其中最重要的包括疫苗、藥物、檢測試劑的採購和分配,都需要訂定更進階的規範,因此決定升級制訂CA+,同時修正國際衛生條例(IHR),預計在明年中正式通過,但台灣沒辦法進入大會表達想法,只能被動等待通知。

有關CA+的制定,薛瑞元說,疫苗的採購、分配的遊戲規則要如何訂,是非常需要關注的。疫苗供應者是私部門,但是採購者是政府,這會導致政府、民間的簽約、採購問題。尤其在疫苗分配上,不應該是富有的國家買的多、不富有的國家買不到。薛瑞元更說,在新冠疫情下,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買疫苗需要經過另一個國家批准,這就是台灣。至於這是哪一支疫苗,大家都知道。

另一方面,台灣在IHR方面,表面上好像有參與到,但其實台灣並不是國家的聯繫窗口,而是被劃歸在中國底下。薛瑞元表示,WHO的訊息要經過IHR系統傳播,先經過中國才能到台灣,這種結果是,台灣取得的都是二手資訊,甚至可能會有重要資訊被攔截掉。未來在IHR的修正上,台灣也會強烈關注。

薛瑞元強調,將透過友好且在WHO有影響力的國家強烈表達台灣關切,希望CA+制定或IHR修正都能納入台灣意見,讓WHO的運作更為公平,不要讓台灣變成受歧視的國家。

健保署長石崇良說明,過去IHR主要是針對訊息傳遞,例如發生猴痘疫情就進行通報,但COVID-19疫情這幾年,WHO部分會員國發現IHR不足以因應疫情當中的其他需要,例如疫苗、藥物、檢測的開發、採購及分配等,有一派認為應強化IHR,另一派意見則是制定新的CA+,最後決議雙管齊下,CA+預計明年WHA大會中討論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