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傳歌仔戲劇團《斬經堂》 老戲新詮「吳漢殺妻」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薪傳歌仔戲劇團《斬經堂》12、13日兩天下午於大稻埕戲苑獻演,透過老戲新編,搬演戲曲史上最殘酷的「殺妻」案,重新梳理角色人物的定位,發展符合當今社會的情感價值,張孟逸、古翊汎、江亭瑩、王台玲、廖玉琪等人合組全新演出陣容,重新詮釋「吳漢殺妻」的故事,看家戲再現,釀出老戲新滋味。

「人間國寶」廖瓊枝創辦「薪傳歌仔戲劇團」,2018年交棒給張孟逸,她接班團長,不僅傳承廖瓊枝的苦旦劇藝,也帶領劇團陸續呈現《夢斷黑水溝》、《宋宮秘史》、《斬經堂》等經典劇目。

若論戲曲最殘酷的「殺妻」案,則非《斬經堂》莫屬,劇情描述事母至孝的吳漢,奉命至經堂殺賢慧的妻子蘭英公主,只因她是殺父仇人王莽的女兒,劇末公主、吳母先後自殺,這位東漢光武中興功臣「雲台二十八宿」之一的吳漢也去投奔劉秀。吳漢「殺妻」案,在正史、演義小說均未見,可能出自評話本。

《斬經堂》今年邀請劉冠良擔任復排導演,劇中靈魂人物吳母由第28屆傳藝金曲獎年度最佳演員張孟逸飾演;王莽由第30屆傳藝金曲獎年度最佳演員古翊汎飾演;吳漢、王蘭英由廖瓊枝老師傳習計畫第二屆藝生江亭瑩飾、王台玲飾演;王政君(太皇太后)由廖玉琪飾演。

《斬經堂》是廖瓊枝與陳昇琳早年演出的對手戲,曾因殺妻砍頭的劇情被列為「禁戲」,觀眾喜愛角色複雜情緒而外化出的唱、唸、做、打表現,但畢竟「愚忠愚孝」的殺妻情節,著實難讓觀眾認同,再者,吳漢雖扶劉秀致名列青史,其娶公主與殺妻的段落,卻是激勵民族情感的杜撰,猶如武俠小說的復仇情結,仇恨發酵無絕期,該劇有了思維的空間。

《斬經堂》這次重新梳理角色人物的定位,發展符合當今社會情感價值。刻板印象中,吳母挾以「大忠大孝」之姿,命其兒子吳漢殺害妻子王蘭英,以成就其復國大業。編劇劉秀庭以「吳母」作為新編關鍵角色,以女性觀點出發,面對家破人亡的吳母,背負著丈夫的遺命,含辛茹苦的把兒子吳漢扶養成人,時光流轉吳漢因王莽遇難出手搭救,獲得王莽賞識將女兒王蘭英許配之,吳母一改原先慈母性格捨棄天倫之樂轉為自私與無情,在劇情推展上也逐步做了交代,面對國仇家恨當前,吳母不得不壓抑自身的情感,深怕與媳婦產生感情,刻意製造「婆媳問題」,等待復仇時機成熟,也為最後要求吳漢殺妻做了合理的角色性格鋪陳。

京劇、歌仔戲都常搬演《斬經堂》,薪傳歌仔戲劇團老戲新編,延續京劇及保留廖瓊枝與陳昇琳演出版本,「經堂殺妻」一場吳漢歷經「母命如劍」的內心掙扎,殺妻過程中,賢良的妻子王蘭英瞭解了自身必須成為丈夫吳漢忠孝兩全的犧牲品,在道盡「三不足」(婆婆無人侍奉、未生半子斷香煙、修經死於駙馬)的遺憾之下,趁機奪下吳漢腰間寶劍自刎而亡,此時吳母為了斬斷吳漢對於家庭的牽掛,選擇白綾上吊身亡,目的是將兒子推上為國盡忠之路。

政權的變動造成遺民及仇恨,這個創作旅程是試著去尋找深隱國仇家恨中的情懷,失能怨懟的太皇太后、嚴峻寡歡的復漢母親、良善至誠的賢妻孝媳,三位女性在時代巨輪中忍耐了什麼?期望的出口在哪裡?閱聽者與劇中人又能生出哪些共感?觀眾可在虛構中找尋歷史,在歷史中找尋身影,在身影中找尋啟示。

廖瓊枝創辦「薪傳歌仔戲劇團」,以其細膩的身段與優美的唱腔、堅持傳統歌仔戲的演出風格,使歌仔戲藝術持續地精緻化,高度專業戲劇素養,深耕歌仔戲人才培育與舞台培力,更是該團多年演出、傳承與推廣堅持理念。

《斬經堂》老戲新編搬演戲曲史上最殘酷的「殺妻」案。(薪傳歌仔戲劇團提供)

《斬經堂》劇中靈魂人物吳母由張孟逸飾演。(薪傳歌仔戲劇團提供)

《斬經堂》老戲新編重新梳理角色人物的定位,發展符合當今社會的情感價值。(薪傳歌仔戲劇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