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委:日韓產品多數註冊有效 蔡政府在做什麼?

中國大陸暫停我農漁產、酒類及飲料等產品輸陸,對此,國民黨立委吳怡玎指出,日韓政府去年就協助業者溝通磋商,提供申請註冊服務,日本所有農漁產品、食品都是註冊有效,韓國有部分廠商顯示暫時進口,但絕大多數都屬有效註冊,反觀農委會跟食藥署在做什麼?忙著撒幣,忙著護高端,被禁的食材都要變學生營養午餐?

吳怡玎指出,中國大陸不只有針對台灣農水產品、食品,要求重新註冊,是針對全球各國,只要是出口農漁水產品、食品進入中國大陸,都必須重新註冊,台灣也有業者註冊成功的例子。

吳以鄰近的日本為例,所有農漁產品、食品都是註冊有效,韓國有部分廠商顯示暫時進口,但絕大多數都屬有效註冊。中國大陸在2019年11月26日公告徵詢各國意見,2020年11月也經由WTO辦公室向各會員國通報新制。

吳怡玎表示,日本2021年出口到中國大陸農漁水產品,比前一年增加35.2%,2022年10月,更達到1.2兆億元,並設定出口中國大陸目標為2兆日圓,簡言之,大陸市場市占率幾乎被日本所有。2021年4月,當中國大陸宣布推出新制註冊後,8月13日日本農林水產省就開始積極協助業者辦理申請註冊。

吳反問這個時候蔡政府的農委會在做什麼?除了會撒幣和補貼外,就是推給衛福部食藥署,而食藥署又做了什麼?食藥署在去年忙著護高端、護航小吃店賣快篩試劑,行政部門完全沒有在做事,最後的結果可能就是「班班吃秋刀魚」、「班班吃魷魚」、「班班吃午仔魚」;可見的未來,國中小的營養午餐會變得非常豐富,凡是所有被陸禁的農漁產品,都會變成學生的營養午餐。

吳怡玎批評民進黨在野時對於ECFA稱為「舔共」、「賣台」,執政之後卻行政怠惰,全推給中國大陸打壓,什麼是也不做,用「抗中保台」掩蓋所以的行政怠惰。

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呼籲中國大陸不要採行歧視待遇,禁止台灣農漁產品進口,傷害無辜農、漁民的權益。此外,要求政府拿出具體辦法,做好產銷規畫,拓展國際替代市場,確保農漁民權益。蔡政府要降低對中國大陸貿易依賴度,請拿出具體作為,不要再口水治國、口號治國,只會譴責,沒有具體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後受傷害的是農漁民及中小企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