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合作必須堅定不移
《奔騰思潮》授權全文
作者:陳國祥 / 資深媒體人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京華城改建案中雖因受賄證據不足而獲釋,但在他已形象重挫,如果國會藍白合受影響而轉趨弱化,將對臺灣政局影響重大。
「打擊柯文哲」是民進黨挽救在立法院居於少數而使執政受掣肘的必要舉措。民進黨失去立法院多數席次之後,執政備受干擾,法案、人事和預算都難過關,非搬開妨礙執政的大石頭不可。
立法院上一會期立法院議事狀態因藍白合而完全改觀,國民黨與民眾黨聯合起來超過半數席次的結構成為臺灣民主的維生器。先前八年自我閹割憲政職分而淪為執政黨附隨組織的情況改觀,致使民進黨在野無法恣意妄為。現在柯文哲身陷受賄與圖利疑案,政治聲譽與影響力劇跌,民眾黨的聲勢也備受衝擊,藍白合也平添變數。
就整體政治局面而言,柯文哲政治生命確已轉弱。他的品牌目前已毀了大半,但民眾黨看起來仍可有效運作,畢竟仍有百分之十以上民眾相挺到底。柯文哲十年前打破了藍綠結構,取得年輕人及部分中間選民支持,創造十年的輝煌光景。他宣稱自己「打破藍綠高牆」、「公開透明」,實際作為卻不合廉潔標準。
現在許多人開始談論2026甚至2028的藍白合作的可能性,悲觀者多,因為柯及民眾黨已然弱化,而民眾黨高幹又反藍者居多,但兩黨在立法院必須合作的需求沒有改變,新會期當然要跟國民黨合作,因為民眾黨下會期立法計畫很多,都需要與國民黨聯手才能過關。
藍營同樣別無選擇,與民眾黨合則兩利,分則兩敗。比如,媒體改革,就要靠藍白合作,財政改革也是,國民黨必須與民眾黨合作,才能通過《財政劃分法》,目前錢都掌握在執政黨手上,地方政府苦哈哈,改革後,在野勢力才比較能茁壯。這些改革都是針對執政黨而來,所以藍白在改革的路上不能不攜手合作。兩黨必須聯手推動福國利民的法案,以爭取民意支持。
面對藍白合作出現變數,民進黨必定趁人之危加強攻勢,在野黨合作將比先前艱苦。民進黨期盼白營有人轉向與綠合作,打破目前以朝小野大格局。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已經說了,民進黨下個會期的策略就是「民生優先、朝野合作」,在這個前提下,只要是正當性、社會性高的法案,都能成為與在野黨合作的契機。民進黨姿態放軟,意在向風雨飄搖的民眾黨招手,至少先爭取他們個案合作。
柯文哲的政治能量顯已因這次一連串事件而挫損,連帶道德高度也栽了跟頭,關鍵少數很可能就此淪為分裂少數,臺灣政治極可能重回傳統的兩大黨對決。立法院新的會期已經開始,如果藍白合因柯主席被移送法辦而分道揚鑣,不能在國會繼續合作,共同審議已經送達而慘不忍睹的NCC和大法官人事案,則民進黨將不再受牽制,國會將再喪失制衡功能。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已在第一時間給柯文哲送暖,希望兩黨合作持續下去,國民黨立委也期盼藍白繼續合作,現在就看民眾黨立委能否堅持在野立場,絕不因怯懦或分化而改變藍白合格局。以藍白兩黨為主體的合作,上一會期展現在野合作產生的強大力道,民進黨不甘失去主導力,採取「分化在野,個個擊破,逆賴者亡」的策略,最希望看到立院在野委員「變節」,投靠執政黨,造成在野聯盟的實質瓦解。
賴清德政府實際上明顯在立院屈居下風,從國會改革、能源政策到NCC委員、司法院正副院長以及大法官提名,都有力不從心的困難,如果能打破藍白合格局,將可使其執政擺脫困境。因此,只有兩黨堅持在野合作,才能阻止民進黨重回霸道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