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合6民調結果就是3比3!」統計學博士費鴻泰曝算法:沒有模糊空間

藍白政黨協商決議以「民調計點制」選出總統參選組合,原訂在18日公布結果,但民眾黨對於「統計誤差」是否是正負3%與國民黨有歧見,藍白合再度卡關。對此,藍委、統計學博士費鴻泰表示,從這6間民調得出的結果來看,「結果就是3比3」,且沒有模糊空間。

針對藍白合的民調爭議,費鴻泰在節目《新聞大白話》中表示,若以母群體來投票,就沒民調的問題,但時間、金錢成本不容許這樣做,所以才會有抽樣調查的方式。在統計當中,假設一個人的得票數是常態分配,以這個得票數為中心,正負2個標準差,涵蓋的範圍是95%,精確的說,正負1.96個標準差,涵蓋的資料是95%,因此都會註明「在95%的信賴區間下」。

費鴻泰指出,只要樣本數愈大,正負誤差就會愈小,若在1700萬人的母體內,抽樣其中1068人,套進統計學公式當中,正負差是3%,若抽樣2000人,那麼正負差就是2.19%,只要樣本數愈大,抽樣誤差就愈小,若對1700萬人進行調查,那麼將得出零誤差的結果。

費鴻泰說,國民黨、柯文哲15日在前總統馬英九辦公室所簽訂的6項協議當中,第3條的道理很簡單,只要贏的比率在誤差範圍內,就算是「侯柯配」贏,若在誤差範圍之外、超過3%,那麼就是「侯柯贏、或柯侯贏,誰贏誰就贏」。

費鴻泰表示,按照這個標準,從選上的這6間民調來看,「結果就是3比3」,這是從統計學來看的結果,沒有模糊空間,而為何會選這6間民調,則是政治問題,並非統計問題。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