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大腸癌逝!大腸癌年輕化來勢洶洶,該如何防?

近期藝人癌逝留下一雙兒女讓人遺憾,也引起民眾對於大腸癌年輕化的注意。然而年輕人缺乏國家篩檢保護,該如何防堵大腸癌?


諮詢/許文峰(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

撰稿/李宜芸


根據媒體報導,藝人余苑綺2014年發現直腸癌第3期,當時接受治療、病情穩定後,陸續生下一雙兒女,卻又在2019年不幸復發且癌細胞轉移。這8年期間,癌症3度復發,她總共挺過70多次化療、9次手術,於2022年8月不幸病逝,享年39歲。


大腸直腸癌(以下簡稱大腸癌)可分成3類,偶發性大腸癌、家族性大腸癌與遺傳性大腸癌。大約7~8成的癌友屬於偶發性大腸癌,好發於50~74歲;而遺傳性大腸癌,則因為有基因變異,年輕病友的比率相較其他大腸癌高,但整體來看,不管是哪個年齡層,偶發性大腸癌的比例還是佔多數。


大腸癌因素多


從媒體報導來看,余苑綺飲食健康、不菸不酒,在31歲罹患直腸癌第3期,在醫界來看也是非常罕見的案例,如果沒有家族史也沒有遺傳基因變異,可能屬於偶發性大腸癌。


偶發性大腸癌目前仍與環境因素如飲食、生活作息與運動習慣有極大的關係。一般人終身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約5~7%。


家族性大腸癌的定義是家族一等親內有1人在50歲以下罹患大腸癌,或者一等親內有2人在任何年齡罹患大腸癌,即可稱作家族性大腸癌。若一等親內有1人罹患大腸癌,子女的罹癌風險就會提高2倍;若一等親內有2人罹患大腸癌,風險則提高4倍。因此家有大腸癌病人,其子女也要小心家族性大腸癌的威脅,篩檢年齡需要提早、頻率也要拉高。


遺傳性大腸癌中最主要的是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HNPCC),又稱林區症候群(Lynch syndrome),有明確的基因變異。除了大腸癌外,家族中若有很多人有癌症,包括子宮內膜癌、胰臟癌、胃癌、小腸癌、腦癌、皮膚癌等,就要強烈懷疑帶因,建議家族做基因檢測,並從25歲開始追蹤各項可能罹患的癌症。目前針對林區症候群的家族,各癌症都有相對應的篩檢建議,而在大腸癌部分,則建議每2年就做1次大腸鏡檢查。臨床有個案做完大腸鏡,隔1年就出現大腸癌,進展非常快。


所幸家族性大腸癌或者遺傳性大腸癌,雖然罹癌風險較高,但只要積極且規律的篩檢,多半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並不會比偶發性大腸癌患者差。


因此,遠離大腸癌風險,規律的篩檢是最重要的關鍵。目前國家針對50歲以上的民眾每2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若陽性再搭配大腸鏡檢查,就能夠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對於有家族病史或者林區症候群的家族,則有不同的篩檢建議。


大腸癌類型與篩檢建議

COVID-19後,晚期大腸癌將明顯增加!


藝人直腸癌病逝的新聞過後,門診來追蹤大腸癌以及希望做大腸鏡篩檢的民眾多了不少。過去臨床時常發現,民眾做了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卻不敢做大腸鏡檢查,或者工作一忙就忽略了健康檢查。


臺大內科部李宜家教授2019年發表在《臨床胃腸病學與肝病學》(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論文顯示,一般糞便潛血陽性,建議3~6個月內要完成轉介,只要延遲6~9個月,被診斷為大腸癌的風險就會增加3成;若拖過1年以上,晚期大腸癌風險將變成2.8倍。


這兩年因為COVID-19疫情,以致病人回醫院篩檢意願不高,醫院甚至也曾暫停一陣子內視鏡檢查,因此醫界預估,明年或後年晚期大腸癌的病人將明顯增加!


大腸癌年輕化! 年輕族群如何自保?


這幾年,大腸癌年輕化已不是新聞,需要政府、全民正視。


2019年臺大醫學院內科部邱瀚模教授一項與亞太各國合作的研究案中顯示,1995年至2014年臺灣婦女直腸癌發生機率逐年上升,每年增加約3.9%,從過去十萬分之3.8上升到十萬分之6.4,幾乎是多了1倍。


目前也有研究指出,40~49歲大腸有息肉的比例與過去50歲以上有息肉的比例是一樣的。因此,美國消化系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於2021年發表新的大腸癌篩檢指引,有重大修正,過去年滿50歲可以做大腸癌篩險,最新指引下調至45歲即可開始做大腸癌篩檢。日本更超前部署,建議若有家族性大腸癌的族群,需要將大腸癌篩檢提前至40歲。


然而目前臺灣年輕族群並未有國家篩檢保護,較少有機會規律的篩檢,通常是在有症狀後才會就醫檢查,因此一發現就是第三期的比例反而比較高,約佔所有直腸癌的6成。


年輕人怎麼預防大腸癌?


此外,年輕族群更容易忽略大腸癌症狀,一般的腹痛、腹脹或排便習慣改變,很容易誤以為是腸躁症;而大便有血則會連結到痔瘡,痔瘡引起的出血與大腸癌的大便有血的確非常難區分。


過去常講大腸癌、直腸癌的症狀之一是血便,但實際上也可能以血液黏附在大便上呈現,而痔瘡出血也會有同樣狀況,難以目視區別。再次提醒,痔瘡不會變成癌症,但是有痔瘡不代表不會得大腸癌,而大便的血是從痔瘡來或者大腸癌來的,還是需要進一步的檢查才知道。


門診時常看到年輕人將血便誤以為是痔瘡發作,最後發現是大腸癌的案例,因此只要有便血情形,就不能掉以輕心,還是好好到醫院就醫,請醫師協助安排後續檢查。


目前許多國家對於這些症狀有相對應的建議指引,可供年輕族群參考。如果是5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出現腹痛、腹脹、大便形狀改變、體重減輕,可先治療2~4週觀察是否有改善,期間可做糞便潛血檢驗。若治療沒有改善、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或者年輕人有便血或是缺鐵性貧血的症狀,則建議盡快接受大腸鏡檢查。


如果50歲以下年輕人曾經有糞便潛血陽性,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發現有息肉,根據大腸息肉型態不同,應依照醫師建議的追蹤頻率回診追蹤。


大腸癌目前的風險很明確,包括肥胖、抽煙、喝酒、紅肉(牛豬羊)、加工肉品、加工食品、含糖飲料、甜食、脂肪攝取過多等,都已證實與大腸癌高度相關,應避免這些危險因子。


大腸癌不可怕 篩檢、良好生活習慣 腸保平安


2010年美國癌症醫學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報告顯示,1975年到2006年大腸癌死亡率下降了22%、發生率下降了26%。發生率下降的原因中,篩檢與生活習慣改變各占一半。而死亡率下降的原因,只有12%與現在治療進步有關,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約占35%,篩檢更是占比53%。


這個報告顯示,篩檢與生活習慣是讓大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下降最重要的關鍵,只要平時吃得健康、多運動、作息正常,加上規律篩檢,就能遠離大腸癌危機;而肥胖的人從現在開始減肥,也能夠讓大腸癌風險降低。另外還需注意小時候的肥胖,也已有明確證據將提高未來罹患大腸癌的機率,家長需從小就為孩子把關好飲食與生活習慣。


針對年輕族群是否納入國家篩檢,有許多討論空間,降低篩檢年齡確實可以找到年輕型的大腸癌,但是受檢人數將大增、耗費成本極高,亦沒有足夠的內視鏡專科醫師來篩檢,因此目前尚未有明確定論。目前政府補助大腸癌高風險的50~74歲族群,是較具效益的做法。若50歲以下的年輕人具有一定經濟能力,可以考慮自40歲起就開始自費做大腸癌的篩檢,更有保障。


BOX大腸癌與直腸癌有什麼差別?


直腸癌通常分化不好的病理組織比例較高,例如黏液性腺癌(mucinous adenocarcinoma)與戒指細胞癌(signet ring cell)在直腸癌的比例較高,屬於預後比較不好的組織表現。


此外,兩部位的血液分布不同,會影響癌細胞轉移的部位。大腸與肝臟有肝門靜脈循環連接,所以大腸癌容易轉移到肝臟;而遠端直腸的下直腸靜脈(inferior rectal vein)直接回流入下腔靜脈,跳過肝門靜脈循環,因此出現遠端轉移到肺部的比例較高。而相對於局部、沒有淋巴轉移的病灶,遠端轉移預後較差。因此簡單來說,相較大腸癌,直腸癌的轉移較多、存活率較差,因此危險性較高。


BOX 大腸癌症狀有哪些?

  • 腹痛、腹脹

  • 大便有血:血液黏在糞便上、或者上廁所滴血,血便除了紅色外也可能呈現黑色。

  • 貧血

  • 排便習慣改變:原本3天1次變成1天1次,或是1天多次變成3天1次,並持續一段時間;裡急後重、糞便變細等。

  • 體重無故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