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 黃鐙輝惹哭同學的畫面至今仍在心底

有些小朋友講話會「無聊當有趣」,言語霸凌而不自知,我以前狀況就是如此,覺得好玩、有趣就捉弄同學,而且往往遭受我這樣言語霸凌的人,都是喜歡我的人。

自以為「開玩笑」,不懂朋友幹嘛生氣?

大約是國小四、五年級,同學間開始會對異性產生一些純純的喜歡,有個女同學告訴別人她喜歡黃鐙輝,我知道後,不曉得應該如何反應,感覺很害羞,結果故意表現出很討厭那位女同學的樣子,常常跟別人說「她很醜」、「不可能喜歡她」,透過欺負她來逃避自己內心的不自在與羞澀。

本來只是口頭講,她也沒有特別的反感,直到有天我在教室黑板寫下女同學全名跟「很醜」幾個字,她看到後就哭了。

我當下手足無措,又想把行為合理化成「只是想跟她開玩笑」。這件事情過去太久,對於老師怎麼處罰我的印象已經模糊,但把她惹哭那一刻的畫面跟複雜感受,卻一直留在心底。

後來有幾個印象深刻的經驗,都是拿別人的特徵或名字諧音開玩笑。大學時期,我有個關係很好的同學姓「朱」,那時我看電影《濟公》有角色叫「朱大常」,我覺得好玩稱呼他「豬大腸」,其他人聽到都在笑,同學也沒特別反應,我就認為他接受了!察言觀色的能力有夠低。

直到有天同學沉著臉問,能否不要拿名字開玩笑,我還不解的想,「我們又不是不認識,大家那麼熟,你幹嘛生氣?」

真的開始反省,是後來有另一位同學體態比較圓潤、皮膚黝黑,而且很會打排球,讓我想到在海洋公園裡表演的海獅跟海豹,就白目的在球場旁說,「大家來看喔,大家看海獅打排球。」對方馬上大聲、語氣憤怒地回罵,讓我備受衝擊。

我好像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以前把玩笑變成人身攻擊,還想著「因為把對方當成好兄弟才開玩笑」,這次被朋友兇,才開始理解「不是你覺得好玩,別人就會覺得好玩;不管做什麼事、講什麼話,對方認定不舒服,就是不舒服」。

讓孩子學會拿捏,需要大人的循循善誘

幽默拿捏得好,可以把歡樂帶給更多人!我不會說「說笑話」這件事不好,但每句話說出口,因人、因事、因時、因地會產生不同效果,就像綜藝節目上的梗很好玩,但應用在生活中並不適合。作為家長,我覺得禁止孩子開玩笑沒有效,需要耐心說明言語背後的意義與帶來的感受,大人們以身作則、循循善誘,才能讓孩子學會如何拿捏。

兒時沒有人告訴我,我的錯誤行為與發言會傷別人的心。國小時我爸媽就常不在家、國中時爸媽兩人選擇離婚,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大人管我、想幹嘛就幹嘛,只從自身角度看事情,長大累積經驗與反省,我才慢慢懂事,成為更好的人。

現在改變這麼大,一部分是因為接觸演戲,帶入並詮釋不同角色的過程,讓我愈來愈能同理他人。飾演離鄉背井的越南漁工,讓我理解他們的辛苦、感受到移工是為台灣付出的一群兄弟;為了演出高功能自閉症患者,我跟特殊兒一起上課、吃飯、聊天,學習如何與他們互動,明白他們內在的靈魂其實跟大家相同。

前陣子很多人關心「me too」事件、討論演藝圈中有哪個男藝人是「清流」?有網友提到我,但我一直想「難道我都沒有犯過錯嗎?」於是發文說出過去傷害別人的事、對朋友們道歉;還真的有多年老友告訴我,他曾經因為我的玩笑不舒服但一直沒說出口。

說出這段經歷,是我認為正確的事,至少可以影響、告訴身邊的人:錯了就要受罰,但只要願意承認錯誤、扛起責任,向被害者懺悔並永不再犯,你可以愈來愈好。

(採訪整理|陳奕安)

0
0

小檔案|黃鐙輝

1981年生,曾於科技公司擔任工程師,辭職後成為綜藝節目主持,並跨足戲劇;出演過多部電視劇、電影,於2019年獲得第54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配角獎。與妻子育有1女2子。

更多親子天下文章
視障藝術家林心語:曾難過到一夜失明 但,我不需要恨
青民協理事長張育萌:回到當時,我不會再沉默
從律師到《八尺門》導演,唐福睿:我一直在擺脫父權,教育裡不該有這麼強烈的權威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