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4月天 喚醒舞樂記憶

記者黃朝琴/專題報導

舞作承載集體記憶,樂音走入雋永寶庫。雲門經典《薪傳》將於兩廳院戶外轉播,是臺灣集體記憶最重要舞作;北市國名家帶來東方《弦悅》,聆聽二胡的多重宇宙;國臺交《拉赫曼尼諾夫在美國》,浪漫與古典交織;《音樂揭秘》震撼力十足,多媒體深度領略華格納創舉;金宇彬《聚焦炫技》獨奏會,把醉人笛聲吹入衛武營;《孔雀傳說》融合演奏與魔術,霍爾曼德給你舞臺驚喜。

雲門《薪傳》 經典舞作加開戶外轉播

雲門舞集50週年,創辦人林懷民傳奇經典《薪傳》自信昂揚進化版,21日展開臺北、臺中、高雄、嘉義、苗栗、臺東6縣市巡演。這齣史詩舞劇1978年首演,描述「柴船渡烏水,唐山過臺灣」,成為臺灣集體記憶最重要舞作。76歲林懷民親自排練,第8代最傑出舞者挑梁,在朱宗慶打擊樂團擊奏下,重現先民強渡黑水,奮鬥拓殖島嶼歷程,以臺灣歷史為題材,舉凡祭祖、渡海、插秧、懷孕生子、喜慶,舞蹈意象明確且直白,陳達的《思想起》,李泰祥演唱《農村曲》,俱讓人淚下。全臺近2萬2000張票皆已完售,29日晚間7時45分在臺北兩廳院藝文廣場加開戶外轉播,讓民眾即時觀看45歲的《薪傳》傳奇之作。

國臺交《拉赫曼尼諾夫在美國》 紀念傳奇150誕辰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拉赫曼尼諾夫在美國》22、23日分別於臺南文化中心、國臺交演奏廳登場,新加坡指揮洪毅全領軍,以白遼士《羅馬狂歡節》序曲揭序幕,為紀念拉赫曼尼諾夫誕辰150週年;接著演出拉赫曼尼諾夫1940年在美國紐約長島寫下的最後作品《交響舞曲》,感受傳奇作曲家、鋼琴家的特別一生,同場大提琴副首席黃佳文演出《海頓第二號大提琴協奏曲》,呈現古典樂派嚴謹又不失優雅的美感。

CSO《音樂揭秘》 深入華格納浪漫世界

《音樂揭秘:華格納的崔斯坦效應》21日衛武營音樂廳登場,引進美國芝加哥交響樂團(CSO)震撼力十足招牌製作,以戲劇、投影、燈光等多媒體形式,結合交響樂團與說書人解說,挖掘樂曲創作背景與作曲家生平,盡現其浪漫風格,指揮楊智欽率領高雄市交響樂團,攜手聲樂家、鋼琴家、演員群,帶聽眾深入華格納的音樂世界,對入門者或資深行家,皆為絕佳聆賞體驗。

北市國《弦悅》 開啟二胡多重宇宙

臺北市立國樂團《弦悅》二胡名家之夜22日中山堂獻演,瞿春泉指揮,海內外獨奏名家邵琳、高揚、趙劍華齊聚,「第30屆臺北市民族器樂大賽」優勝青年演奏家一展琴技,不同門派卻同樣動人。演出曲目風格多元,包括劉天華二胡10大名曲、劉學軒《第二二胡協奏曲》第一樂章;委託王辰威創作、世界首演二胡協奏曲《臺北風華》;孫文明《流波曲》、何占豪、陳鋼《梁山伯與祝英臺》二胡協奏曲選段,以及劉文金《長城隨想》二胡協奏曲第三、四樂章,有些只演出部分經典樂章,彷彿華麗的鑽級選粹,一窺名曲高深動人之處,有古曲也有新創,感受不同時代呈現的二胡多重宇宙。

高市交《孔雀傳說》 結合魔術一新耳目

《孔雀傳說》音樂會23日衛武營音樂廳登場,指揮簡文彬領軍高雄市立交響樂團,以拉威爾《庫普蘭之墓》揭序奏,單簧管演奏家馬格努斯.霍爾曼德身兼舞者和魔術師身分,詮釋希爾博格《孔雀傳說》,除展現伶俐滑音技術,還搭配舞蹈走位融合魔術,能讓譜架飄浮起來,令單簧管從眼前消失,打造嶄新視聽效果;同場攜手小提琴家魏靖儀演出西貝流士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金宇彬《聚焦炫技》 衛武營傳醉人笛音

韓國長笛家金宇彬《聚焦炫技》獨奏會22日衛武營表演廳登場,金宇彬18歲前就拿下世界三大長笛大賽其中2項大賽得主,19歲考取德國柏林音樂廳管弦樂團長笛首席。這次帶著精湛細膩的演奏技巧,獻上跨時代的長笛作品,演繹泰勒曼、巴赫、伯恩,以及韓國作曲家尹伊桑的長笛作品,同場聯手旅美臺灣鋼琴家林易,演出舒伯特、杜提耶、普朗克的作品。

雲門《薪傳》承載臺灣集體記憶,祭祖、渡海、插秧、懷孕生子、喜慶,舞蹈意象明確且直白。 (雲門舞集提供)

雲門《薪傳》承載臺灣集體記憶,重現先民強渡黑水,奮鬥拓殖島嶼歷程。(雲門舞集提供)

《拉赫曼尼諾夫在美國》由新加坡指揮洪毅全領軍,交織浪漫與古典元素。(國臺交提供)

《音樂揭秘:華格納的崔斯坦效應》震撼力十足,融合演奏、戲劇、聲樂、影像。(衛武營提供)

獨奏名家趙劍華一展琴技。(北市國提供)

獨奏名家邵琳一展琴技。(北市國提供)

獨奏名家高揚一展琴技。(北市國提供)

《孔雀傳說》融合演奏與魔術,霍爾曼德給你舞臺驚喜。 (衛武營提供)

韓國長笛家金宇彬《聚焦炫技》獨奏會,把醉人笛聲吹入衛武營。 (衛武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