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始終不只來自人性|南卡洛與自動鋼琴(2)

005
005

▲南卡洛(左)與李蓋悌(右)

南卡洛的音樂

各位看完南卡洛的生平,一定好奇他的音樂是什麼樣子?如果您在YouTube搜尋他的音樂,你會發現他的音樂不是人演奏得了的音樂,也不是一般民眾平常在音樂會能聽到或熟悉的音樂類型。假如您想像鋼琴的音樂是溫柔舒緩的蕭邦鋼琴曲,他的音樂正好相反,多半由快速且複雜的聲部組成;由於僅能由自動鋼琴實現,少了點人為的觸鍵,顯得機械了。您或許會問,這樣好聽嗎?在舞台上不是很奇怪嗎?

我倒是認為,當我們探討一個音樂家的作品時,任何一首音樂都有其市場與價值,是很難用既定的標準去評論,我甚至認為音樂也如視覺藝術一樣,應如杜象(Marcel Duchamp,1887~1968)的觀念:藝術品是一種品味,而非絕對美與否。

南卡洛的音樂的確在幾個層面上,對一般聽眾是某種挑戰(雖然對我來說不是),這些層面包含:超越鋼琴傳統的語法與織度、速度、觸鍵音色等。當然最讓人有衝突感的還是,少了「演奏家」的這個角色。當一首樂曲在越多素材上與一般音樂有相異之處時,他與民眾的隔閡越大。當面對這樣前衛的音樂,如果我們探討市場接受度,甚至基於接受度來探討美學,那我相信是失了焦點。

但另一角度而言,我們應該因為他是歷史人物,就照單全收他作品的美感嗎?不知音樂系的讀者是否跟我一樣,記得過去身為學生,在音樂理論課,例如和聲學中,看過不少例外於理論規範之外的樂曲,時常詢問老師為什麼那位作曲家要這樣寫時,得到的答案往往這樣:因為他是貝多芬、因為他是莫札特,所以他可以這樣做——最典型的例子是「莫札特平行五度」吧!其實這樣的說法是無法說服自己的。

後來,在求學的路上,我慢慢要求自己解析聲響,也盡可能了解歷史,才發現很多的例外或是創舉,是超乎美感的決定。美感不是物理法則,不是絕對的(甚至物理法則都可以被推翻,例如牛頓力學之於相對論),更好的解釋方式是,那些作品其實是在回應當時的環境,其價值應該是得退回到歷史脈絡中來探討,否則單就美感而論,勢必是與其他時代的作品有衝突,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

此以下,我倒想就南卡洛上述的幾點衝突元素,細細解析這些元素對身為21世紀的聽眾與對當時20世紀的聽眾能產生的感受:

007
007

▲第21號自動鋼琴練習曲「X卡農」的設計圖

三、超越鋼琴傳統的語法與織度

如果一個藝術作品僅有噱頭而無藝術的精緻性,那要不這個「噱頭」必須是史上第一、或是夠具震撼讓人深省,如約翰.凱吉的《4分33秒》,不然很難會讓人記住,更遑論留名青史。如果南卡洛的音樂只用了自動鋼琴,不是世界上第一台自動鋼琴,也不是第一次自動鋼琴首演的樂曲的話,他的音樂勢必還是會回歸音樂架構上的歷史脈絡,並在這歷史脈絡中開啟某些過去所沒有的音樂特性。

當時所流行的學院派音樂,由於受到具象音樂或是合成器電子音樂等影響,慢慢期望擺脫音高、節奏等思維,轉而朝向聽覺解析度更細緻的電聲音色變化,而這樣的變化也同時影響了當時的器樂作品,使之模擬電子音樂的聲響而形成織度音樂。

南卡洛的作品,因為鋼琴滾筒的媒介,使他超越演奏者雙手的限制,以更邏輯的思維、從過去前所未有的角度思索音樂結構組織,大膽地想像音樂,實驗更多樣的音樂織度,例如「第37號自動鋼琴練習曲」(Study for Player Piano No. 37)就包括卡農、跨音域的多聲部、複速度(同時間兩種BPM進行於多聲部中)等手法,音樂如同原住民的織布布面的紋理,呈現各式各樣多種的織度風貌,甚至是由視覺發想再轉換成聽覺的聽覺織度。

此外,藉由鋼琴滾筒跨拍點小節的限制,將數學的無理數運用於音樂中(例如第33號運用了2:√2之比例作為創作元素)。雖然這樣的音樂相當挑戰一般聽眾的多聲部聆聽能力,但對於以音樂結構的藝術性發展上,卻極具研究價值,畢竟音樂之所以是藝術,並不是在於使聽眾感受愉悅於否,而是在每一個聲響之間的連結和關聯,具有特定的邏輯,並透過這些聲響的協作關係,傳達作曲家的思想;而南卡洛的音樂,透過鋼琴滾筒,徹底實驗了聲響與聲響間的各種關聯的可能性。

因此,綜合上述,南卡洛的音樂對當時的人而言,不僅表象上「噱頭」十足,內容上,也深具研究價值與藝術性的挑戰,因此表裡兼具,深具時代開創性,也無怪乎會深受當時樂壇青睞了。然而以21世紀的角度回頭看去,若沒有以時代性的角度審視,反而容易因為自動演奏鋼琴沒有數位化或新奇音色,加上觸鍵的無人性化,顯得其科技感不足,南卡洛的音樂,比之於同期作曲家的作品,反而因此有些失寵了,但其音樂的深度、開創性,與當代同期作曲家相比,實則有過之而無不及。

人類的文明建立在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循環上

南卡洛當初為了解決演奏的問題,而發現了鋼琴滾筒作為媒介的方法,又從這樣的創作方式中發現更多音樂組織方式。人類的文明發展,往往如同這樣建立在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循環上。如同現今的商業音樂,為了解決快速製成降低演奏成本的問題,而使用了越來越擬真的樂器採樣,我想南卡洛的音樂,如果以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的MIDI piano roll重製,搭配很好的鋼琴音源,勢必有更吸引人的風貌出現。

而有趣的是,在商業音樂的世界不斷往擬真的音源發展時,藝術器樂的創作,卻相反地從早期的模擬電聲的多聲部織度音樂到運用許多擴充技巧(extended technique)來模擬的電聲的聲響,兩邊各自形成機器模仿人、人模仿機器的風潮,是否人類的趨力就是不滿足於原本應該有的樣貌而尋求挑戰?這樣的驅力也造就了南卡洛的自動演奏鋼琴的音樂,他的音樂思維甚至初始化了電腦 MIDI 音樂的概念,致今廣泛植入到我們的 DAW 系統中。

透過南卡洛,讓我們學習到,也許當我們面對潛在問題時應更加敏感,不妥協於常態勇於解決問題。筆者在此不禁也想跟上前人的腳步,發想另一個機器,能幫助我撰寫更多關於過去作曲家介紹的文章,如此我就可以省下更多時間來創作音樂了,不是嗎?

本文節選自:MUZIK古典樂刊146期

延伸閱讀:藝術始終不只來自人性|南卡洛與自動鋼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