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允明專欄】拿破崙與約瑟芬的愛情故事

拿破崙一世皇帝被視為英雄或惡棍,他帶領法國從大革命的廢墟走向和平與政治穩定。同時,他進行了軍事擴張,在1809 年至1811 年間,他在鼎盛時期控制了歐洲大部分地區。十四年來,從他晉升到軍隊,再到被任命為第一執政官,最後成為皇帝,約瑟芬在他身邊。他們的關係創造了一個傳奇,而不僅僅是他們各自的總和,長期以來,他們的關係一直被認為是浪漫的縮影,很大程度上是基於皇帝 寫給他妻子的信。印地拜恩斯INDI BAINS發表在最新一期《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的<拿破崙與約瑟芬的愛情故事背後的真相>(The truth behind the turbulent love story of Napoleon and Joséphine)指出,皇帝和他的妻子之間複雜的關係透過他在戰爭期間寫給她的信以及他們相互的不忠表現出來。(The emperor and his wife's complex relationship is illustrated through the letters he penned her while at war and their mutual infidelity.)
歷史學家揭穿了他們浪漫的神話
儘管最近一些歷史學家揭穿了他們浪漫的神話,然而,電影《拿破崙》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稱約瑟芬為皇帝的「真愛」。「[拿破崙]憑空出現,統治了一切——但同時,他卻在與通姦的妻子約瑟芬進行著一場浪漫的戰爭。他征服了世界,試圖贏得她的愛,當他不能時,他征服了世界來摧毀她,並在這個過程中摧毀了自己。」導演告訴Deadline。
約瑟芬是拿破崙唯一的真愛,只有她通姦,或者他的軍國主義野心是由他們的關係驅動的,這有多真實?真相就像所涉及的兩個角色一樣複雜。
這位後來成為約瑟芬·波拿巴的女性出生於 1763年,原名瑪麗-約瑟夫-羅絲·塔舍爾·德拉帕格里 (Marie-Josèphe-Rose Tascher de la Pagerie)。 這位未來的皇后被她的家人稱為羅絲(Rose),她來自法屬馬提尼克島的一個擁有種植園的家庭,該家庭的財富正在走下坡路。一場出於經濟動機的婚姻將她帶到了巴黎,在她的丈夫拋棄她之後,羅絲改進了她的鄉土作風,並培養了後來受到稱讚的外交技巧。她進入了法國宮廷的高維護邊緣,當她在 1795 年遇到拿破崙時,羅絲已經成為法國最昂貴的妓女。
他遇見約瑟芬時,已是一位前途無量的陸軍將軍
32 歲的她比拿破崙大 6 歲,也是兩個孩子的寡婦,在恐怖統治期間被監禁,幾乎被送上斷頭台。恐怖結束後,未來的女皇被釋放——但並非沒有後果。歷史學家描述了她在入獄期間所遭受的極度精神痛苦,以及這種痛苦如何透過她後來的揮霍無度、風流韻事和對安全感的需求而表現出來。
拿破崙的出身也有一定的對稱性,出身於財富日漸衰落的家庭,出生在法國控制下的一個島嶼上,儘管比馬提尼克島更靠近法國。拿破崙於 1769 年出生於科西嘉小貴族,他很聰明,並且決心改善自己的命運。從很小的時候起,他就與階級、金錢、智力以及後來的性等天生的不安全感作鬥爭。這些相互作用,加上他對批評的持續敏感,推動了他的野心。
他的父親決定讓拿破崙接受軍事訓練,他透過軍事學校和軍隊一步步晉升。當他遇見約瑟芬時,他已是一位前途無量的陸軍將軍,儘管外表不好看,卻仍心存無數自卑感,與不到十年後成為皇帝相去甚遠。
共同需求的結合
拿破崙在1795 年底的一次社交晚宴上認識了羅斯。對於缺乏安全感的拿破崙來說,羅斯在性經驗、社交成熟度和貴族關係方面彌補了年輕時所缺乏的;而對於那些沒有安全感的拿破崙來說,羅斯則用性經驗、社交成熟度和貴族關係來彌補年輕時所缺乏的一切。她的讚美滿足了他的虛榮心。羅斯最初對婚姻不感興趣,但隨著拿破崙軍事地位的提高,她的抵抗情緒逐漸消融。對羅斯來說,拿破崙代表她經歷了牢獄之災後的經濟安全與穩定。他修改了她的中間名,從此稱呼她為約瑟芬。
他們於 1796 年 3 月在民事儀式上結婚。兩天后,拿破崙出發,率領法國軍隊進入義大利,這是一場決定性戰役的開始,這場戰役將重塑歐洲的政治版圖,使他一舉成名。這是他們因軍事原因而分離的第一次。
拿破崙對約瑟芬的熱情在他外出期間寫給她的許多信中顯而易見,有時甚至每天不只一封。他的言語在渴望、慾望、佔有慾、侮辱和指責之間波動。歷史學家亞當·扎莫伊斯基 (Adam Zamoyski)將拿破崙從意大利寄來的信件描述為表達了約瑟芬認為“可笑且令人尷尬”的“青少年瘋狂”。
拿破崙所說:“我贏得了戰鬥,但約瑟芬贏得了人心。”
他所愛的女人是否曾經存在過,值得懷疑。歷史學家凱特威廉斯描述了約瑟芬如何利用家長式世界中有限的權力,透過強調自己的女性特質,同時壓制自己的才智和野心,將自己塑造成他的夢中情人。
約瑟芬娜很少回覆,這激怒了拿破崙。她很忙,在他離開後不久她就有了一個情人。將軍也開始了多次聯絡,促使約瑟芬最終回報了他對她表達的渴望。當拿破崙不冷不熱時,她以揮霍無度和情感勒索作為回應。他逐漸退縮,考慮離婚。
拿破崙並沒有離婚,而是原諒了約瑟芬,儘管這並非沒有私利:擁有一個家庭增強了他的政治權力,而他妻子的外交技巧是無價的。她很受歡迎,並提供了他所缺乏的優雅和禮儀。她的穿著品味、行為舉止、藝術收藏和珠寶都體現了他的權力,可以與瑪麗安托瓦內特相媲美。正如拿破崙所說:“我贏得了戰鬥,但約瑟芬贏得了人心。”
拿破崙將約瑟芬置於令人窒息的控制之下
然而,無論拿破崙是否在戰場上獲勝,到了 1800 年,約瑟芬知道他們關係中的權力平衡已經改變了。她不受拿破崙家族和民事(相對於宗教)婚姻的歡迎,這使得她的地位更加不穩定。她改變了自己的方式,努力推動他的事業,但他的態度卻改變了。拿破崙將約瑟芬置於令人窒息的控制之下,限制她的社交自由,在公共場合對她大喊大叫,並用他的事務細節折磨她。
儘管這對夫婦的關係充滿風暴和操縱性,但推動拿破崙擴張主義外交政策的既不是這一點,也不是他對約瑟芬及其事務的不滿。正如扎莫伊斯基告訴國家地理雜誌的那樣,「拿破崙的野心主要並不是軍國主義……他對良好的治理比贏得戰爭更感興趣……[他]相信要把事情做好,當他被推入一個戰爭世界時,他下定決心去贏——但絕不僅僅是為了贏。”
他們離婚了。拿破崙:「符合法國的最大利益」
作為 1804 年這對夫婦加冕為皇帝和皇后的先決條件,他們還舉行了一場額外的宗教婚禮,但約瑟芬感到的任何安全感都是暫時的。1809年,由於她未能生育繼承人,他們離婚了。拿破崙堅忍地宣稱這「符合法國的最大利益」;正如扎莫伊斯基所說,“在他看來,不得不離開她時,他的痛苦是毫無疑問的。” 約瑟芬也心煩意亂。
此後,拿破崙確保約瑟芬保留了她的頭銜、住宿和津貼。儘管拿破崙後來與奧地利大公夫人瑪麗·路易絲結婚並生下了繼承人,但拿破崙仍然對他的前妻保持奉獻精神並與前妻保持親切的通信。她一直支持他,直到 1814 年 4 月他被流放到厄爾巴島,這一消息讓她心碎。幾週後,約瑟芬去世(可能死於肺炎,但許多人認為她心碎),她的遺言是「波拿巴…厄爾巴島…羅馬國王」。它們與七年後拿破崙流亡聖赫勒拿島時的遺言有某種令人心酸的相似之處:“法國……軍隊……軍隊首領……約瑟芬。”
故事講述了兩個情緒失常的人的故事
拿破崙和約瑟芬的故事講述了兩個情緒失常的人的故事,他們出生在革命的氛圍中,從默默無聞推向世界舞台。儘管拿破崙的征服動力不是來自他們激烈的婚姻,而是來自他個人的勝利慾望,但可以肯定的是,約瑟芬的出現極大地增強了他的政治吸引力。儘管他們的關係無疑因雙方的通姦而受到動搖,但他們在對方身上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並使其演變為相互尊重。「[拿破崙]也從未完全失去對約瑟芬的風格和智慧的欽佩,他相信她的判斷,」扎莫伊斯基觀察到,「一旦她覺得他真正致力於她……並且他可以為她提供她渴望的安全感,她就會成為他忠實的伙伴和力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