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安環評初審過關 國五接蘇花改環評小組建議通過

403天搖地動,透過行車紀錄器畫面可見蘇花公路巨大落石滾落,車輛嚴重毀損,還有駕駛人不幸罹難。

居民與民代要求盡快完成蘇花公路安全提升計畫,上午案件在環境部進行環評初審,公路局表示嚴重受損路段,都未納入蘇花改,預期接下來落石跟中斷的頻率都會增加。

交通部公路局局長陳文瑞表示,「蘇花公路沿線預期就是,它的崩塌對於未來的封路跟中斷,可能都還會有增加的頻率,新的蘇花安的計畫,應該是有這樣子的迫切性。」

蘇花安計畫主要改善三路段,其中東澳南澳段、和仁崇德段,將採長隧道迴避災損路段,和平和中段要採大跨徑橋梁減少落墩,橋墩也要用防撞鋼板包覆。但環團只認同和仁崇德段須優先處理。

  • 蘇花安環評初審過關 與蘇花改有何不同?如何抗震?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員洪碩辰指出,「大清水至崇德路段,這邊的危險性是比較高的,是需要提升的。我們還是建議,可以評估刪除不需要開發的東澳至南澳段、和平至和中段。」

最後專案小組認為無須進二階環評,建議通過,但要強化說明易崩塌路段的落石防護措施及效益評估等,案件要再送環評大會,預計2032年完工。

另外針對假日或連假,大量車流往返國道5號與蘇花公路,導致蘇澳壅塞,交通部推改善計畫,要蓋聯絡道。

交通部高公局代表提及,「分流我們穿越性的一個旅次,可以達到紓解我們蘇澳地區的交通負荷,提升整體的一個運輸品質。」

環評委員江康裕表示,「湧水的部分當然也會有一些,安全的一個緩衝的一些設計,不過並沒有特別的詳細的說明。」

路線自國道5號蘇澳端布設短隧道,終點再與蘇花改銜接,全長7.1公里。針對環評委員關切施工的湧水問題,開發單位表示,若遇巨量湧水就會先停工。最後案件也一樣通過初審。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蘇花安計畫環評初審通過 交通部:推動有迫切性
蘇花安改善計畫未納蘇花改3路段 王國材:拚2024開工
蘇花公路170K落石砸車 一度交通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