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還想上花轎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再度重挫,檢討聲浪四起,儘管蔡英文總統辭掉黨主席以示負責,卻無意下詔罪己;眾人怨天怨地,把矛頭指向行政院長蘇貞昌。根據最新的民調,過半選民認為閣揆應該總辭,民進黨立委也主張內閣改組幅度不宜過小。面對外部的撻伐,蘇貞昌好整以暇回道:「挑著很重的擔子的人,沒辦法對批評回嘴,因為擔子實在非常重,也許有人嫌挑擔姿勢不好看,但要優雅一點也很困難。」

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原為雙首長制,也就是總統任命的閣揆必須獲得國會同意、總統的部會首長提名要經過閣揆副署;然而經過憲法增修條文,已經改弦更張為總統制,閣揆儼然是總統的執行長。陳水扁總統任內,把閣揆當作同志競選總統的入場券,嘗試建立憲政慣例未果,被前總統李登輝調侃「很會用人」,也就是閣揆的損耗率太高。謝長廷由高雄北上組閣,實際杯酒釋兵權,終究無預警下台、任期不滿1年,他滿腹委屈,阿扁還揶揄並非最短。

名士派的林全出任閣揆,眾人皆知是蔡英文垂簾聽政,表面上的說法是因「一例一休」下台,應該是為連任安內攘外鋪路。賴清德在陳菊的曉以大義下騎馬進京,其實是請君入甕,既沒有權、又沒有錢,索然無味、憤而去職,就是要挑戰小英總統連任,最後還是忍氣吞聲接受就地看管。蘇貞昌重作馮婦,屈居昔副手之下,溫良恭儉讓、言必稱英皇;由於小英手下無大將,蘇貞昌權傾一時,連國營事業人事都與問,更不用說面對國會不可一世、顧盼自雄。

照說,王儲桃園市長鄭文燦應該盡早入主中央,以便打通任督二脈(人脈、金脈),沒有想到3+11從中作梗,禍不單行林智堅飛象過河、強渡關山,接棒的鄭運鵬又是扶不起的阿斗,退而求其次宣布參選黨魁,屋漏偏逢連夜雨,台大碩士學位被撤銷,進退失據。老驥伏櫪的蘇貞昌自詡邱吉爾再世,原本只是暫時為人作嫁,不料蔡英文錯估817萬張選票,孤注一擲把地方選舉當作信任投票大敗,外人罵得越凶,就越凸顯蔡蘇體制堅不可摧。

儘管只有賴清德登記參選民進黨主席,表面上看來勢不可遏,連英系立委都紛紛交心表態,蔡英文未必俯首稱臣,賴神是否能夠自我黃袍加身尚難逆料。假設前副總統陳建仁是小英的底牌,由他匆匆接掌閣揆,短期內看不出有立竿見影的神功;要是由小英的親信國安會祕書長顧律雄組閣,或可使用行政資源箝制賴神,卻必須擔心掠龜走鱉,逼蘇貞昌回頭與新潮流聯手。可見,蘇貞昌占據戰略要津,重要關頭,要是蔡賴相持不下,說不定媒人還可以上花轎。

台派一向主張總統制,最主要的理由是總統可以超越黨派及省籍,因此傾向於廢除行政院長。陳水扁上台後推動新憲,一度打算廢閣揆,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笑說,不要那麼笨,萬一出事還有人出來擋子彈。國民黨一向忠於《中華民國憲法》文本,力主恢復立法院對於閣揆的同意權;然而,那畢竟是在野的立場,無魚蝦也好,一旦執政同樣希望有防火牆。話又說回來,總統制任期固定,頂多只能期中選舉教訓,要是內閣制,小英不知要下台多少遍?(作者為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