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一峰憂 多元認定變成多錢認定

巴氏量表是民眾申請外籍看護和長期照護服務的重要評估文件。(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巴氏量表是民眾申請外籍看護和長期照護服務的重要評估文件。(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巴氏量表是民眾申請外籍看護和長期照護服務的重要評估文件,但在實務上卻讓醫師和病患家屬感到非常困擾,巴氏量表議題更成為去年總統大選的重要政見,近期放寬巴氏量表修法再度浮上檯面,台北市聯合醫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他很贊成,因為臨床上確實有很多患者有需求。

過去曾發生醫院專業評估後拒絕開立巴氏量表,卻遭病患家屬失控痛毆的暴力事件。蘇一峰表示,巴氏量表最大的困擾,就是患者明明年紀大,還要湊齊一些資料才能申請,在現實中很多長者一生病,很可能會拖垮一個家庭。

他解釋,開立巴氏量表是讓長者可以聘請外籍移工,對於家庭負擔比較重的患者就有需求,但目前巴氏量表的評估確實比較嚴格,要80歲以上幾乎臥床,卡在年紀不能申請的患者很多,如果放寬很多病人會受惠。

勞動部長何佩珊稱,現在做法是可以區別化,用多元認定和陪伴照顧服務。對此,蘇一峰憂心,「多元認定」恐變成「多錢認定」,不用巴氏量表,可能需要多項證明,原本巴氏量表只要兩位醫師認定,多元認定可能讓評估需要更多時間,他建議放寬巴氏量表是現階段最好做法。

台灣失能者家庭暨看護雇主國際協會認為,不應該以年紀來做為巴氏量表的申請門檻,也建議可以利用長照經費來補助,也是一種配套的措施。

不過,有勞團則持不同看法,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吳靜如認為,最大問題還是在長照部分,以廉價勞動力解決這件事情沒有幫助,而且家護移工沒有法令保障,也沒有任何修法。她指出,放寬年齡需求,也不代表80歲以上長者都是需要照顧的人,反而讓真正需要的患者沒有得到充分照顧,應該就長照來討論,否則長照悲劇還是會持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