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三季度財報總結:服務強美,硬件興中

蘋果今年已經接連帶來 3 次喜報了。自 2017 年的一季度開始,同期收入增幅一季比一季高。到這個季度,總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長 18%,達到 532 億美元,成為蘋果史上最強 Q3,成功突破了 2015 年 496 億美元的記錄。

iPhone 仍是蘋果最強勁的發動機

從一季度的 13%,到二季度的 14%,這個季度,iPhone 的銷售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20%。

銷售額的增長,並非因為 iPhone 賣得更多了,在銷售量上,相比去年同期僅僅增長 1%,其核心因素還是因為 iPhone 更貴了,或者更直白一點,iPhone X 發力了。iPhone 的平均售價已經來到了 724 美元,iPhone X 也是這個季度賣得最好的 iPhone。

庫克在評價這件事的時候說他 不認為智能手機產業已經進入「末期」,這個市場太大了。的確,僅僅是在正常的 iPhone 更新之餘,發布一款 1000 美元的 iPhone X,就可以為蘋果帶來 50 億美元的收入提升,這充分展現了智能手機市場還存在着的無限潛力。

而從地理區域上來看,大中華區是拉動 iPhone 銷售最強勁的地區之一。相比在美國、英國和日本,去年發布的三款 iPhone 佔據了銷售榜的前五,它們 在中國大城市則是直接瓜分了銷量前三的寶座

而圍繞着 iPhone,蘋果所做的還不只是漲價,相關的配件也賣得非常好。AirPods、Apple Watch 強勢引領「其他產品」板塊繼續保持着 37% 的同期增長。而在之後的細節報告中,蘋果也透露,這兩款可穿戴設備相比去年同期的銷售額增長了 60% 之多。作為男士耳環的 AirPods,和終於開始有了更強大能力的 Apple Watch Series 3,正與 iPhone 一起,成為蘋果業務增長的最強勁發動機。

Mac 和 iPad:WWDC 上未發新品帶來的一絲陰影

相比移動設備的高歌猛進,Mac 和 iPad 板塊就有點略顯凄涼了。

iPad 因為春季的新款 iPad 發布,在銷售量上同比略微上漲了 1%,銷售額卻下降了 5%,顯然是因為去年這個時候 iPad Pro 賣得更好。而到了今年,萬眾矚目的,之前估計會在 WWDC18 上發布的新 iPad Pro 卻沒有如約而至。這導致 iPad 這一塊積蓄了一部分需求,等待着秋季新品的引爆。而考慮到秋季發布的「全面屏」iPad 可能會引發用戶的追捧且很有可能漲價,iPad 的高光時刻需要等到下個季度甚至下下個季度再見了。

Mac 就更慘了,銷售量同比下滑 13%,但因為平均售價的提高,銷售額和 iPad 一樣,下滑 5%。原因自然和 iPad 有相似之處,太多 Mac 產品都亟待更新,消費者對那些不僅是設計老,配置也老的 Mac 提不起興趣。在 Q3 的末尾,蘋果對 MacBook Pro 產品進行了更新,所以下個季度可以期待 Mac 有一個相對更好的表現,但 Mac 最終的大考,或許是明年 Mac Pro 更新之後的表現吧。

內容與服務:蘋果的穩定器和新的增長藍海

這一季度的財報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數據。蘋果在美國的業務不僅僅是以 20% 的同比增長在各地區中領跑增長,更重要的是,在 Q3 這個傳統的銷售淡季里,美國區的營收相比上個季度,環比僅僅下降了 1%。而歐洲、中國、日本這幾個地區,相比上個季度,環比都是兩位數的下降。而同時,「內容與服務」板塊,也沒有受到淡旺季的影響,連續六個季度營收上漲,達到 95 億美元,再創新高。

根據 Digital Music News 上個月的市場調查 顯示,Apple Music 在北美,已經取代 Spotify,成為了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流媒體音樂服務。

在應用商店,蘋果也在用分成上的優惠督促開發者,將收費模式轉變到「訂閱制」。在現在的優惠期,第一年蘋果仍會按先前慣例從訂閱收入中抽走 30%,而第二年之後,蘋果將只收取 15% 的分成。

訂閱制的服務收入,正成為蘋果抹平淡旺季之間收入差距的一個「穩定器」,而美國區正是這部分業務開展的排頭兵。 現在蘋果平台一共擁有 3 億付費訂閱用戶(庫克:Paid subscriptions from Apple and third parties have now surpassed 300 million),而 Apple Music 用戶也突破了 5000 萬。蘋果剛剛收購了數字雜誌訂閱服務,傳聞中即將推出的視頻訂閱服務也風雨欲來。

內容和服務板塊的收入已經遠超 Mac 和 iPad,成為蘋果內部僅次於 iPhone 的第二大現金牛,而其未來的發展空間,更是遠比 iPhone 更大。

相比於亞馬遜 39%、Alphabet 26% 的收入增長,蘋果無疑更像是一個進入「中年」的公司。其在可見的未來中,已經沒有什麼爆炸增長的空間了。而面對自身時刻緊繃的「中年危機」,蘋果選擇了用兩個方法來應對。一是圍繞 iPhone 打造更強大更先進的功能,推出更多的硬件,讓用戶掏出更多的錢,這個方法在中國非常奏效。二是圍繞自家一切的硬件生態,利用自己的優勢,儘力去推自己的內容、服務,這個方法在美國已經結出了果實。但這一切,只是在蘋果現有的基礎上錦上添花而已。

如果我們看向更遠的未來,如何在硬件上進一步推動變革,在 3-5 年內拿出一個 AR 眼鏡這樣的革命性產品,這將會是蘋果能否真正煥發第二春的關鍵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