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也開始打價格戰了

iPhone 13終於來了。

但別高興太早,王守義的十三香原則不一定兌現了。蹲點看完1小時18分鐘的發布會,有網友在微博調侃:iPhone 13與iPhone 12最大的不同,就是名字不同。

庫克開心地說,這是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新一代iPhone13,然後就有了下面的對比圖:

確實是新一代,畢竟後置攝像頭挪了挪位置。這和小米花200萬請日本大師把自己的logo從直角標改成圓角標有異曲同工之妙—— 都更活潑了

“13”本是西方人忌諱的“凶數”,大家一度猜測蘋果會繞過這個數字,將新款產品折中命名為iPhone(2021)、iPhone 12s之類。結果,蘋果比大家預期的“頭鐵”。

iPhone 13系列的四款機型最大的亮點就是價格。手機本身除了應用最新的A15芯片、一系列新攝像功能升級,以及Pro和Pro Max版本支持1TB的超大存儲選項,提供120Hz高屏幕刷新率外都算是對於iPhone12的修修補補。

而從2017年iPhone X開始,被吐槽多年的劉海依舊堅挺,只是面積減少了20%;而同樣被吐槽多年的充電功率方面,iPhone 13系列別說支持50W以上快充了,連網傳的25W充電功率都沒看到。

iPhone 13機型砍掉了64GB版本,改由128GB起跳,該機型售價比iPhone 12 64GB發售價還低了300元,這讓部分iPhone 12 用戶大呼後悔。

攝像成為最大賣點

本次新品發布之前,iPhone 13系列又雙叒叕被洩露得渣都不剩。

先看價格,iPhone 13系列中,iPhone 13機型售價為5999元起,相比iPhone 12發售價還低了300元,iPhone 13 256GB直接與iPhone 12 128GB的發售價持平。

同樣是128GB起步的mini機型,售價5199元,相比上一代同等存儲容量的機型降價800元。

iPhone 13 Pro和Pro Max機型售價更是不增反降,128GB機型分別同比減少了500元和300元,成為今年最“香”的機型。

不僅如此,蘋果這次貼心推出了包括華為、小米、OPPO部分機型在內的“舊機換購”計劃。 華為P40、Mate 30系列、OPPO Reno 5系列、小米10系列赫然在換購列表中。華為P40 Pro+ 512GB最高可折抵2800元,這樣算下來,最低花費3199元就可把iPhone 13帶回家。

貼心之餘,對友商來說也有點扎心。

(圖源:蘋果官網)

iPhone 13系列的劉海縮小了20%左右,主要得益於全新的微縫聽筒和更緊密的傳感器,重新進行了內部設計以留出空間,以及將聽筒上移到了頂部。

在各大手機廠商都朝著“全面屏”方向努力的今天,iPhone 13這小小的一個進步,顯得有點可愛又堅持。“騰出”更大的內部空間,也意味著iPhone 13系列能安置更大的電池。

此外,蘋果並未給出最新款A15仿生芯片相比A14芯片的提升幅度。但瘋狂嘲諷了一下高通,說相對於隔壁安卓陣營最快的芯片,A15的6核心CPU性能提升了50%,4核心GPU提升了30%,A15的16核的神經引擎也獲得了34%的升級,每秒浮點運算次數達到了15.8萬億次。

蘋果驕傲地評價道,A15是迄今為止最好的處理器。蘋果在處理器的實力上確實毋庸置疑,而A系列處理器,也是蘋果生態賴以形成的基礎。

從蘋果給出的性能表現來看,iPhone 13和iPhone 13 mini機型在電池續航上的提升較為有限。根據蘋果官方數據,iPhone 13和iPhone 13 mini能夠連續播放視頻的時間,均比iPhone 12系列的對應機型提升了2小時。

而iPhone 13 Pro及Pro Max屏幕終於搭上了120Hz刷新率的“末班車”,採用自適應刷新率技術,Pro系列的機型視頻播放時間相比iPhone 12 Pro系列,分別提升了5小時和8小時。

配色方面,iPhone 13新增了紅色和粉色,都屬於在過往系列中出現過的配色,Pro機型最惹眼的,要屬新增的“遠峰藍”。

整體來看,iPhone 13系列四款手機,最大的亮點在於影像方面,主打提供“小白也能拍大片”的功能體驗,轉換焦點的新功能宣傳片在發布會上佔據了不少時長。

具體來說,拍攝視頻時,iPhone 13將開啟“電影效果模式”,用於拍攝淺景深視頻,並且可以預判到一個主體即將進入畫面,並在主體進入畫面後智能地轉換焦點。“電影效果模式”在前置攝像頭上也能實現。

(轉換焦點效果演示,圖源:Apple特別活動)

iPhone 13無疑是本次發布會的重中之重,但卻排在iPad 9、iPad mini 6和Apple Watch Series7後面才現身。

與iPhone 13異曲同工的是,iPad 9同樣“舍棄”了32GB的最低配置存儲容量,而是從64GB起跳,分為64GB、256GB兩檔,售價2499元起。

今年輪到清A13的芯片庫存,iPad 9搭載的是此前首發於iPhone 11系列的A13仿生芯片,仍保留熟悉的Home鍵設計。

iPad 9亮點不大,iPad mini 6卻帶來了意料之外的驚喜。iPad mini 6採用了全面屏設計,以及電源鍵指紋識別二合一方案,提供64GB、256GB兩種存儲容量選擇,售價3799元起。性能方面,iPad mini 6與iPhone 13一樣,搭載的是蘋果最新的A15芯片。

Apple Watch Series7的核心變化在於屏幕更“大”,除了單純地把屏幕面積增大,還將邊框較Series 6收窄了40%,並增加了全鍵盤輸入的功能。Series7在充電方面可比iPhone 13強多了,根據官方數據45分鐘可充到80%,iPhone 13充電半小時僅能充至50%。

盡管iPhone 13系列在電池、續航上難逃擠牙膏嫌疑,但考慮到iPhone 13加量還減價、iPad mini 6成為小黑馬的事實,不得不說這屆“科技春晚”,基本讓人滿意。

友好的價格,不友好的充電

劉海縮小、高配上高刷新、電池容量提高,這些網友們都猜到了。唯有價格沒猜到。

發布會前有漲價和降價兩種傳聞,但官網價格公佈後,有網友調侃:“這個價格,國產手機怎麼活?”

iPhone 13 起售價5999元,比華為去年發布的Mate 40的256GB版本貴了500元,比今年發布的小米11Pro的256GB版本貴了300元,和今年發布的OPPO Find X3 Pro的256GB版本同等價位 。

歷時多年,國產手機在不知不覺中和蘋果站在了相近的價格區間。

整理數據發現,2014年國內華為、小米、OPPO的高端系列機型,起售價在1999至2999元,高配置版本也不過3699元,都不超過蘋果的6成。

再看2021年的價位,華為、小米和OPPO的高端系列起售價已經來到了3999元至4999元的位置,距離蘋果今年新機的起售價5999元接近了許多,最高價方面已經有兩家跑到了12999元的位置,和蘋果齊頭並進。

雖然高配銷量大概率還是蘋果領先,但這麼多年過去,國產手機廠商們漲價的“姿態”已經明明白白。

相比國產手機動輒50%-100%的起售價漲幅,蘋果的起售價從2014年5299元漲至2021年5999元,只小幅提高了13.45%。

相比國產手機180%-333%的最高價漲幅,蘋果的最高價也只提高了88%。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拉長時間線,蘋果的價格走勢還是比較溫和的,也成為了國產手機漲價“天花板”的存在。

當然,雖然這次iPhone 13有種“降價”的感覺,但果粉們也不要被這種幸福感沖昏了頭腦。在此之前,蘋果已經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了變相漲價。

2020年發布的iPhone 12,雖然保持著5499元的起售價,但這可是多方面減配的mini機型價格,iPhone 12 的64GB機型相比上一代從5499元漲至6299元,而且還取消了充電頭和耳機,屬於間接漲價。

除此之外,過了一年,庫克的刀法練得更精準了。早期iPhone 4,只有16GB和32GB兩個版本,4999元和5999元兩款機型只是存儲容量不同,其他功能並無差別。

但經過一代又一代機型的演化,iPhone 13系列不同價位的機型除了存儲容量不同,在攝像頭配置、拍攝功能、屏幕刷新率、電池容量等方面均有不同,這也是一種間接漲價。

更重要的是,鑑於當前蘋果身處的復雜局勢,此次的良心價,是否會成為“絕唱”還未可知。

2021年9月10日,美國加州地方法院就Epic Games起訴蘋果壟斷應用市場一案作出判決,禁止蘋果公司限制應用開發商繞開蘋果App Store,將用戶引導至第三方支付系統。

蘋果目前仍然處於上訴之中,但如果上訴失敗,這項禁令將在今年12月9日生效,蘋果將失去從應用開發商那裡獲得的30%抽成,也就是俗稱的“蘋果稅”。

從財報數據來看,2012年以來,iTunes、軟件及服務業務為蘋果帶來的業務收入從120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538億美元,佔總收入比重從7.66%提高到19.59%。

與此同時,蘋果的整體毛利率達到41.66%,是20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大概率也是要歸功於毛利率更高的iTunes,軟件及服務業務,以及iPhone高端機型的業績貢獻。

一旦失去毛利率更高的“蘋果稅”,蘋果要想保持盈利能力不發生較大變動,iPhone勢必會迎來一輪漲價,如此喜人的價格和“可愛”的庫克,恐怕也將一去不復返。

降價雖然讓果粉們蠢蠢欲動,但iPhone 13依然有短板,最明顯的就是充電。

從電池容量來看,華為Mate 40、小米11和OPPO Find X3,分別達到4200毫安、4500毫安和4500毫安。

但iPhone 12倒好,電池容量從iPhone 11的3110毫安倒退回2815毫安,此次發布的iPhone 13也只是回到了3095毫安而已,其實還不足兩年前的容量。

再說充電功率。華為Mate40支持66W有線和50W無線充電,小米11支持55W有線和50W無線充電,OPPO Find X3則支持65W有線和30W無線充電。

在這些充電功率相當能打的友商面前,iPhone 13卻不為所動,依然只支持最高20W的有線充電和15W的無線充電。

結果就是,華為Mate 40和小米11充電30分鐘可以分別達到76%和87%的電量,50分鐘左右充滿,OPPO Find X3 更是可以在30分鐘左右充滿。

iPhon 13則在官網上宣佈:充電30分鐘最多可充至50%電量,還美其名曰“快速充電”。

有測評數據顯示,iPhone 12 充滿電需要1小時40分鐘,電池容量更大的iPhone 13,估計要兩個小時才能充滿。

值得吐槽的還有屏幕刷新率。 iPhone 13系列只在Pro和Pro Max兩款機型上配置了120Hz的高刷新率,普通版本還是60Hz。

而國產手機廠商中,一加、華為、小米、OPPO近兩年的不少基礎機型都已經升到90Hz-120Hz,iPhone 此次主打的一項“自適應刷新率技術(最高可達120Hz)”,也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總體來說,蘋果依然以“綜合實力”聞名,並不追求在某個配置上的突出。如果能夠接受充電慢等問題,那麼今年的iPhone 13,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不差錢,13 Pro將會是綜合推薦度更高的機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市界”(ID:ishijie2018),作者:林夏淅 董溫淑,編輯:李曙光,36氪經授權發布。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