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共同創辦人沃茲尼克出資 AI演算精準追蹤太空垃圾
由Privateer研發的Wayfinder太空垃圾追蹤系統,可追蹤10公分以上的衛星和火箭殘骸,螢幕上顯示,地球被這些碎片包圍數量超過3萬5000片。
此外,Wayfinder也能依照地表區域顯示殘骸分布狀況,進一步分析碎片撞擊是否會危及軌道上正常運作的人造衛星和太空儀器。
Privateer營收長林區說明,「這是資料視覺化的計畫結果,當我們面對物體交會時,軌道上這2個物體會......。這一點是交會點,是2個物體將發生撞擊時,這是我們將資訊視覺化的能力,讓衛星營運業者有足夠資訊決策能否避開撞擊,這是我們也能力做到的事,使用AI計畫並預測這類規模的情況。」
太空垃圾來自於人造衛星故障或撞擊受損,以及火箭發射後的殘骸物,在低地軌道的殘骸會掉落地表,如果碎片停留在3萬6000公里的同步軌道,就會和其他功能正常的衛星一起繞行地球。
根據估算,1釐米以上的碎片超過1億片,碎片的飛行速度可達到時速2.7萬公里,一旦撞擊就會破壞衛星。
未來衛星只會多不會少,以馬斯克的SpaceX為例,過去5年發射的Starlink衛星超過6000顆,而該公司計畫發射的衛星總數將達到4萬顆。
林區指出,「隨著我們將更多物體送入太空,我們的軌道航道將變得擁擠起來,我們相信對地球的管理不僅僅止於大氣層,而是延伸到我們送入太空的所有東西。」
隨著太空中的衛星儀器數量增多,追蹤並避免儀器碰撞的警示系統相對重要;然而另一方面,目前並沒有國際規範來監控衛星交通,各國政府仍各行其是。
林區提出,「誰會是管理軌道的監管機構,來巡查我們的軌道?目前尚未確定。太空領地的意識仍是目前許多政府試圖了解的領域,在不同的規模上,將衛星放進軌道的營運商也會需要這種能力。」
蘋果公司共同創辦人沃茲尼克出資成立的Privateer,利用美國太空司令部的即時資訊和AI人工智慧演算法研發出Wayfinder追蹤系統,可預測衛星儀器一定時間內的動態,一旦處於相同軌道而可能發生撞擊就會發出警訊。
包括國際太空站和衛星營運公司,勢必會需要追蹤示警系統的協助,才能確保太空通訊無礙,以及維持衛星儀器的完好運作。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太空垃圾氾濫成災 恐以10倍彈速打穿衛星
英國風神號成功墜落大西洋 創成功控制衛星返地球首例
「風神」衛星將墜地球 凸顯太空垃圾及太空秩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