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專利亮相,新 iPhone 或將有裸視 3D 效果

(首圖來源:USPTO)
(首圖來源:USPTO)

日前,有外媒發現「美國專利及商標局」(USPTO)通過了蘋果的一項專利,可以讓 iPhone 等裝置在不經其他設備的輔助下,以肉眼直接看到螢幕上的 3D 顯示效果。

蘋果在專利中顯示的技術,是將螢幕的像素陣列分成兩層,然後再藉由特殊的鏡面結構,導正第二層像素的光線角度,好讓人眼形成 3D 的感覺。過程中,相機的鏡頭和底層的加速度感應器也會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相機的功用,是用來偵測使用者的眼睛,好通知裝置什麼時候該調整 3D 顯示的光線角度;而加速度感應器,則可以在裝置位移時即時調整,讓像素的發光角度不致偏移。

▲ 蘋果 3D 裸視技術的專利圖示。(Source:USPTO)
▲ 蘋果 3D 裸視技術的專利圖示。(Source:USPTO)

其實與蘋果類似的裸眼 3D 技術,已經有許多廠商做出自己的版本,例如在手機上,InFocus 與 Amazon 都曾推出過 3D 裸視手機,並且也建置了一定的 3D 內容,例如 InFocus 便與 SuperD 的電商平台合作,引進了夢工廠製作的 3D 電影,不過實際體驗不出色之餘,在消費市場也始終不是特別有人氣的項目。

任天堂在 2011 年推出的掌上型遊戲機 Nintendo 3DS,或許在內容與實際效果上都是 3D 裸視近來比較成功的產品。然而 3DS 的裸視 3D 在創新意義上,較大的一部份是行銷亮點,另外一部份則可以用來增加一些玩遊戲時的觀景樂趣,並沒有切入功能面的核心。這種暫時「可有可無」的尷尬,可能才是讓 3D 效果在消費市場比較冷淡、進而在這兩年風頭完全被虛擬實境蓋去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Nintendo 3DS 與蘋果的 3D 專利技術還是有些不同。前者使用的是夏普開發的視差技術,先透過在像素上多加幾列精密計算過的條狀阻隔層,再事先安排好兩套影像,藉由阻隔層創造的視差,造成一種畫面「深邃」起來的立體效果。相比之下,蘋果的技術看起來則比較自成一格。

至於買下夏普的鴻海會不會繼續拓展這種技術,甚至結合到 InFocus 手機與電視,則有待觀察。

Apple invention could lead to glasses-free 3D on mobile devices
Fine-Coarse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