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搜尋引擎快來了!庫克為何費力自己做,Google百億授權金不香嗎?
過去多年來,蘋果一直有著開發搜尋引擎的野心,如今《彭博社》聲稱,蘋果已經湊齊了實現這個目標的必要元素,甚至微軟也曾主動提議出售Bing,想幫助蘋果打破Google在搜尋引擎上的獨霸。
蘋果傳出投入搜尋引擎技術研究,已有相當時日,不過外界普遍認為距離蘋果真的推出搜尋引擎還有好一段時間,然而現在有看法認為,蘋果已經湊齊打造搜尋引擎所需的「龍珠」了。
蘋果為搜尋引擎準備了什麼?
2018年加入蘋果的前Google高管約翰.吉南德里亞(John Giannandrea),正是蘋果備戰搜尋引擎的主力軍。名目上,他加入蘋果主要是為了AI技術,不過《彭博社》指出,過去幾年裡他所領導的團隊,已經著手開發蘋果的下一代搜尋引擎,開發代號為「Pegasus」。
Pegasus能夠更精準地顯示搜尋結果,並且已經應用在一些旗下的應用程式當中,持續拓展應用範圍,甚至是App Store也將應用這項搜尋技術。
快速搜尋App Spotlight中,就可以看到蘋果在搜尋技術上的投入。先前該App的搜尋結果主要是利用Google搜尋或Bing的結果,現在也導入了自家的搜尋引擎技術。Siri也是利用同樣的技術來呈現網路搜尋結果。
另外,蘋果還準備了自己的網路爬蟲,這是一種會自動瀏覽網路內容的機器人,能為網站建立索引,提供未來呈現搜尋結果之用。結合前面提到,應用在App當中的搜尋技術,便能為用戶提供網路上的搜尋結果。
同時近來頗受關注的AI,也可能給予蘋果發展搜尋引擎技術的機會。而蘋果2019年收購的Laserlike,也是一大基礎。Laserlike是一款研發基於AI搜尋引擎的公司,三位創辦人都是Google的重量級員工,雖然現在許多高管都已經離開,這個團隊仍在蘋果內部運轉當中。
為什麼蘋果要進軍搜尋引擎?
蘋果服務主管艾迪.庫伊(Eddy Cue)曾說,Google搜尋是最好的搜尋引擎,同時進軍搜尋引擎,意謂著將放棄Google每年為Safari預設搜尋引擎支付的約百億美元授權費用,即使如此,為何蘋果一直對打造自家搜尋引擎念念不忘?
原因一:發展數位廣告!可為蘋果創造全新收入來源,一年估140億美元
值得蘋果大舉投入,自然代表發展搜尋引擎帶來的好處更為龐大。根據《彭博社》報導, 倘若蘋果能建立搜尋引擎,他們將能用與Google相同的價格販售數位廣告,這有可能創造一個規模匹敵Apple Watch的全新收入來源 。雖然蘋果從未單獨公布過Apple Watch的營收數字,外界估計一年營收可能高達120億至140億美元。
再加上如今蘋果也有了自己的廣告技術團隊,更使得蘋果想掌握這塊大餅。去年蘋果在App Store搜尋結果、News及Stock等App新增的廣告欄位,就是該廣告團隊負責營運。蘋果近年數位廣告快速成長,去年數位廣告使用率更一度超越Google、Meta兩大巨頭,廣告業務副總裁陶德.泰勒西(Todd Teresi)也曾在內部表示,他們將把廣告打造成有著百億美元收入的龐大業務。
原因二:讓蘋果生態系愈來愈大!包括App Store、地圖等服務都能用
且就算蘋果沒有真的推出搜尋引擎與Google競爭,光是搜尋技術的進步,也能為蘋果龐大的生態系帶來優勢,像是App Store、Apple地圖、Apple TV、Apple News等各種服務都能享受到搜尋引擎技術帶來的影響。
Google前廣告高管斯里達.拉瑪斯瓦米(Sridhar Ramaswamy)也曾經表示,蘋果開發搜尋引擎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他們能夠從擁有的龐大數據中認識用戶行為。
或者當蘋果掌握搜尋引擎技術後,也更有條件以此為籌碼和Google協商預測搜尋引擎的費用,取得比目前傳言80億至120億美元更好的價格。
蘋果搜尋引擎研發路上,其實微軟也曾想出售Bing
而在蘋果漫長的搜尋引擎研發路上,微軟也曾經試圖參一咖。現在因為AI技術受到高關注的Bing搜尋引擎,其實微軟曾打算將其賣給蘋果,讓Bing取代Google成為Safari上的預設搜尋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在Google的反壟斷訴訟中,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也再次提到對Bing成為Safari預設搜尋引擎的渴望,認為這有可能改變Bing與Google搜尋的競爭態勢。為了實現這個目的,他們每年可以容許150億美元的損失,甚至隱藏Bing的品牌名稱也再所不惜。
不過這個議題沒有進入到較為深入的階段,當時蘋果並不想因為收購Bing,而失去Google每年龐大的授權費,同時他們也擔心Bing的表現可能比不上Google搜尋,沒有辦法與之競爭,最終放棄了收購的討論。
但這個消息也顯示出,無論是藉由收購或完全自建,蘋果一直有著打造自家搜尋引擎的念頭,而隨著《彭博社》聲稱,蘋果已經集齊所有推出搜尋引擎所需的要素,接下來是否會有更多動靜,值得繼續觀察。
責任編輯:林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