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最經典的電腦之一,帶你回顧MacBook Pro這16年的歷史

想要做 Pro ,先得有 Power

眾所周知,MacBook Pro 本身的故事,開始於 MacBook Pro 之前。

蘋果公司第一台與如今「筆記型電腦」概念相近的產品來自 32 年前,發佈於 1989 年的 Macintosh Portable 是第一部使用電池供電的 Mac 電腦。然而從產品命名上解釋, Macintosh Portable 實際上仍然屬於蘋果早期採用完整拼寫的「Macintosh」麥金塔電腦,從外觀上也可以明顯看出它與 80 年代 Macintosh II 、 Macintosh SE 等等產品的親緣關係更近,周身無不洋溢著那個年代標誌性的米白色。

1989 年,蘋果公司的第一台可攜式電腦| sixcolors

除此之外,從 Macintosh Portable 的命名上其實很難看出這款產品的群體偏向,畢竟彼時仍然處在電腦小型化與便攜化的開端,「portable」一詞本身就已經足夠展現出產品的最大特點。再加上當時正值賈伯斯被擠出蘋果創辦 NeXT 和皮克斯、蘋果本身產品線混亂競爭力渙散的一段時間, Macintosh Portable 並沒有在市場上引起顯著的反響。

但是蘋果公司的第二台筆記型電腦則做出了一個急轉彎。上市於 1991 年的 PowerBook 100 無論是從黝黑方正的產品外觀還是直言不諱的命名方式上,都可以看出蘋果這一次將目標群體明晃晃地指向了需要高強度使用電腦的專業人士,即「power-user」們,由索尼操刀的全新機身結構與設計風格更是與兩年前的 Macintosh Portable 徹底劃清了界限。

1991 年,看著很像 IBM 老大哥的 PowerBook 100| Wikipedia

而 PowerBook 100 本身也有一段不菲的功績,從某種程度上說,如今我們所習慣的筆記型電腦「腕托位於鍵盤下方、整合指點裝置(軌跡球/觸控板)」的 C 面佈局標準就是由 PowerBook 100 所開創的,重要性不容小覷。至此,這一套商務范十足的黑色塑料設計成為了蘋果在筆記本領域的經典形象,同 1998、99 年的初代 iMac 與 iBook 圓潤的半透明多彩設計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然而這樣中規中矩的商務風格——至少從蘋果的角度看——並不是完美的:距離稍微遠一點,早期的 PowerBook 機型看上去就和 IBM 的 Thinkpad 沒什麼兩樣了。所幸 2001 年, PowerBook 產品線中一款「標新立異」的新品從這套已經有些乏味的商務風格中跳脫出來、在工業設計層面做出了一些極為大膽的嘗試,這便是用上了鈦合金機身的 PowerBook G4 Titanium 。

2001 年,橫跨 OS 9 與 OS X 、塑料與金屬的 PowerBook G4 Titanium| Pinterest

儘管從命名規則上, G4 Titanium 只是一次 PowerBook 框架內的迭代升級,但是它面世的 2001 年對於蘋果來說卻是承載著許多轉變的一年——前有 Power Mac G4 Cube 設計過度導致的口碑滑坡,後有摒棄 CRT 大幅瘦身的頑皮跳跳燈 iMac G4 ,以及堪稱掀起了音樂消費革命的 iPod 。甚至可以說,蘋果產品在大眾消費者眼中「簡潔、乾淨、明快」的印象正始於此。

從設計角度上, PowerBook G4 Titanium 是非常可圈可點的,但是它作為一款消費產品卻並不怎麼出色。除了更加纖薄的機身導致了擴展性方面(比如可以不停機更換的雙電池)的損失之外,初次接觸鈦合金加工的經驗不足也讓 G4 Titanium 在上市初期產生了非常多的品控問題——邊框掉漆、轉軸斷裂、磁吸卡扣脫落等,小毛病不一而足。儘管蘋果陸陸續續通過規格迭代解決掉了其中的大部分,但是鈦合金加工困難的本質問題卻沒有辦法繞開,於是在 2003 年,新款 12 與 17 吋的 PowerBook G4 通過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解決了鈦合金機型的品控問題:

圖| memegenerator

2003 年全系換裝鋁合金機身的 12、15 與 17 吋 PowerBook G4 Aluminum 同樣也是比較早期進入國內使用者視線的幾款蘋果筆記本產品之一,17 吋的機型更是得到了一個「大飛機」的暱稱。你或許沒有見到過 PowerBook 的真身,但是蘋果邀請姚明與美國演員威勒 · 特耶(Verne Troyer)為 PowerBook G4 拍攝的宣傳片《大與小》卻經常出現在各類蘋果廣告的盤點中。

截圖| Youtube

Aluminium:後 PowerPC 時代(2006 - 2008)

2006 年的舊金山 Macworld Expo 對於蘋果的意義非同小可。

前一年的開發者大會中,蘋果宣佈了從 PowerPC 處理器轉型到英特爾處理器的計畫,並承諾將於 6 月初完成第一批搭載英特爾處理器產品的出貨。因此在 1 月的 Macworld 大會上,賈伯斯提前半年就拿出了搭載英特爾 Core Duo 處理器的 iMac ,並且宣佈 OS X 10.4.4 Tiger 對於新處理器全原生運行、幾乎全部的 PowerPC 架構軟體都可以通過 Rosetta 轉譯執行階段,台下的歡呼聲是真真切切的。

2006 年 Macworld 大會,賈伯斯與時任英特爾總裁保羅 · 歐德寧| iOSMac

等到歡呼聲退去、連結束語都說完一半之後,賈伯斯一句經典的「 One more thing 」才終於把整場活動推向了最高潮。

在 Macworld 大會之前,蘋果在電腦產品中廣泛使用的已經是 PowerPC 970(即 PowerPC G5 )處理器,比如 2005 年的 iMac G5 和 Power Mac G5 ,但是同期銷售的筆記本中卻一直使用的是上一代的 PowerPC G4 處理器——甚至可以說是如今 iPhone 14 搭載 A15 處理器的歷史淵源了——原因也很簡單, PowerPC G5 處理器儘管頻率上限更高,能效比卻不如 G4 ,想要直接放進筆記本產品裡面是不現實的,這也是為什麼賈伯斯在介紹使用新處理器的筆記本產品時,「Performance per Watt」的表格甚至是放在了產品名字之前。

截圖| Youtube

當然,我們現在都已經知道,這款正式開啟了蘋果 MacBook 產品線的劃時代產品,就是 MacBook Pro 。

不過除了處理器大不相同,初代的 MacBook Pro 其實在外觀上與 PowerBook G4 非常相似,尤其是機身面板的拼接工藝、銀色的鍵盤與活動式的螢幕掛鉤。倘若不看螢幕底部邊框上的銘文的話,它們幾乎就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左:17 吋的 MacBook Pro ,右:我自己淘到的 17 吋的 PowerBook G4

不過外觀原本就不是第一代 MacBook Pro 嘗試發力的方向。實際上,結合賈伯斯在 Keynote 期間所用的措辭,2006 年的 Aluminum MacBook Pro 其實就是蘋果原計畫中的 PowerBook G5 ——只不過跟著 CPU 更換了產品命名而已。

Unibody:奠基石(2008 - 2012)

Unibody 一體成型的金屬外殼可以說是蘋果產品中非常鮮明的特徵之一。

通過在一整塊金屬上用 CNC 雕刻出機身框架和所有固定結構,其所帶來的最直觀的好處就是在縮減零件數量的同時,實現了極高的機身強度——對於需要四處搬動的筆記型電腦來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而當蘋果終於實現了 Unibody 一體成型機身的量產之後,在 2008 年 10 月的蘋果特別活動中,由喬尼 · 艾弗登台介紹的 Unibody 工藝也是排在了代表性能的新款輝達 GPU 的前面。

截圖| Youtube

也正是從這一刻開始,我們印象中最熟悉的那個使用玻璃螢幕、黑色懸浮鍵盤(亦稱孤島式鍵盤、巧克力鍵盤,指每顆鍵帽之間留有空隙的鍵盤類型)與完整多點觸控板的 MacBook Pro 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拋開各種功能性上的細微改變,這套設計語言蘋果同樣堅持了近十年,一直沿用到了 2016 年末全 USB-C 介面的新模具上市。

而在 Unibody 外殼之外,這一代的 MacBook Pro 的升級重心還包括來自輝達的顯示卡——並且不是一塊,而是兩塊獨立封裝的顯示卡。

15 吋 Unibody MacBook Pro 裡面獨立封裝的 CPU 與兩塊 GPU| iFixit

彼時距離英特爾將 CPU 與 GPU 整合到同一塊晶片上、形成如今意義的「核心顯示卡」還有大概兩年多的時間。為瞭解決高性能顯示卡的能耗問題,蘋果採取了讓顯示卡自己「高低搭配」的辦法:同時在 MacBook Pro 裡面裝上了 GeForce 9400M 與 9600M GT 兩塊 GPU ,日常使用時讓兼任北橋並且功耗比較低的 9400M 工作,碰到高負載任務後再切換到 9600M GT ——這也是為什麼一部分 2011 款 MacBook Pro 出現過熱導致的脫焊事故之後,「停用掉一塊 GPU」的處理措施開始流行起來的緣故。

與此同時, 2008 年的第二代 MacBook Pro 還迎來了蘋果的新一代多點觸控板。儘管同年早些時候發佈的 MacBook Air 上面那塊也叫做 Multi-touch Trackpad ,但是第二代 MacBook Pro 上的這一塊觸控板終於幹掉了下方的機械按鍵、完成了視覺上的統一,成為了後續 MacBook 產品線中玻璃材質觸控板的源頭。

另一項有趣的事實在於,儘管與第二代 MacBook Pro 一同在 2008 年的特別活動中亮相、並且硬體組態十分接近,使用 Unibody 機身的 13 吋 MacBook 卻並不屬於 MacBook Pro 系列,而是對於之前聚碳酸酯機身的純白色無印 MacBook 、暱稱「小白本」的升級款。直到 2009 年的 WWDC ,蘋果才宣佈將 13 吋的 Unibody MacBook 併入 MacBook Pro 系列,自此將 Pro 系列擴充為 13/15/17-inch 三條產品線。

仔細看!這時候的 13 吋機型還不叫 Pro| WayBackMachine

儘管 13 吋的 MacBook Pro 比起 15 和 17 吋的機型算是「趕了個晚集」,卻意外成為了全部 Unibody MacBook Pro 產品線中生命力最長久的一款——從 2009 年一直銷售到了 2016 年末,橫跨了 OS X Tiger 到 macOS Catalina 整整九個系統大版本更新,最終成為了蘋果銷售的最後一款帶有機械硬碟、實體光碟機、火線和乙太網路口的筆記型電腦,於 2016 年 10 月才光榮退市。

蘋果官網直到 2016 年 9 月都還在銷售 13 吋的 Unibody 機型| WayBackMachine

Retina:永遠的經典 (2012 - 2015)

時至 2012 年, MacBook Pro 已經在面向圖片與音訊創意領域的專業使用者之間樹立了相當的口碑,因此當使用者們看到 2010 年伴隨 iPhone 4 一起發佈的 Retina 螢幕技術僅僅在一塊 3.5 吋的小螢幕上都能帶來如此明顯的顯示效果提升之後,將 Retina 螢幕搬上 MacBook 的聲音就不絕於耳。

因此在 2012 年的 WWDC 上,蘋果順勢發佈了新一代使用 Retina 螢幕的 15 吋 MacBook Pro ,螢幕邊框縮窄的同時解析度一舉躍升至 2880 * 1800 ,並於同月停產了 17 吋的非 Retina 機型——直到整整七年後才又一次對螢幕尺寸進行了變動。

在 Retina 螢幕之外,第三代 MacBook Pro 又一次對機身模具進行了一些改動。除了 Unibody 工藝沒有變之外, Retina MacBook Pro 的機身造型與 2010 年末楔形機身的第二代 MacBook Air 更加接近,15 吋機型的厚度相比上一代 Unibody MacBook Pro 更是減少了近四分之一、已經十分接近 MacBook Air 的厚度了。

Retina 與 Unibody MacBook Pro| Endgadget

更加苗條的機身同樣帶來了一些介面方面的改動。原本的第一代 MagSafe 介面在 Retina MacBook Pro 收窄的邊框上已經放不下了,因此在 WWDC 2012 上伴隨 MacBook Pro 與 Air 閃亮登場的還有瘦身成功的 MagSafe 2 。上一代 Unibody MacBook Pro 上的乙太網路口、火線 800 和 mini-DP 介面也一併被去除,取而代之的是兩個雷靂介面與全尺寸的 HDMI 介面,以及 SD 卡槽。

外部結構大改的同時, Retina MacBook Pro 更顯著的進化在於去掉了機械硬碟與光碟機,全面使用快閃記憶體晶片,顯著提升讀寫性能的同時告別了之前那個可以由使用者自行升級 MacBook Pro 硬體的時代——不過儘管記憶體被焊死在了主機板上,使用者還是可以通過轉介面更換硬碟的。

科技黃圖(十年陳)| WayBackMachine

如果說之前的 Unibody MacBook Pro 奠定了 MacBook Pro 經典造型的基礎,那麼使用 Retina 螢幕的 MacBook Pro 毫無疑問就是大家眼中最經典的造型本人了。作為最後一代仍然維持著一點點使用者升級空間、同時保留主流介面並且硬體(尤其是螢幕)不落伍的機型, Retina MBP 幾乎可以說是最歷久彌新的一代 MacBook 。甚至很多我們今天已經習慣的小功能,比如風扇的非對稱扇葉、多麥克風陣列,甚至是 Force Touch 觸控板,最早都是出現在 Retina MBP 上面的。

USB-C:步子太大了(2016 - 2021)

從今天的視角回頭看 2016 年的全新款 MacBook Pro ,最合適的一句評語或許是「生不逢時」——在前一年的 12 吋 MacBook Retina 機型上,蘋果嘗試了一些非常激進的設計理念,並且有些冒然將這些激進的理念直接套用在了任務更加繁重的 MacBook Pro 上面。而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包含 Touch Bar 的機身模具主銷的 2016 至 2021 年,成為了或許是 MacBook Pro 風評最差的幾年。

然而回到技術本身來講,包含 Touch Bar 的全 USB-C 機型所包含的進步其實是相當顯著的。蘋果向來很少回顧自己曾經發佈的產品,但是 2016 年 10 月 27 號的媒體見面會上,蒂姆 · 庫克罕見地以 1991 年的 PowerBook 170 作為開場、甚至用上了「再次定義筆記型電腦」的陳述來介紹新款的 MacBook Pro ,足可見當時蘋果對於這套新設計所寄予的厚望。

圖| Youtube

遺憾的是,蘋果這一次的眼光並不是很準。

儘管 Touch Bar 本身的理念非常有創意,但是使用者們基於二三十年的鍵盤使用習慣最終被證明是無法通過一個單獨的功能改變的。因此原本是 2016 款 MacBook Pro 主打功能的 Touch Bar 最終還是收穫了大多數使用者「雞肋」的評價,遠沒能如同蘋果預期的那樣成為革命性的全新互動方式。

而在主打功能沒能打動使用者的同時,新模具在專業產品上過分追求輕薄還引發了一些更為嚴重的問題。儘管「發熱」從 MacBook Pro 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個避不開的話題,一部分 Unibody 與 Retina MBP 甚至還出現過由於過熱導致的晶片脫焊最終不得不修改售後政策甚至召回的問題,但是近十年的消費者們已經與之前很不一樣了——被機身體積極大限制的散熱模組、縫縫補補兩三年也沒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蝶式鍵盤,最終在帶 Touch Bar 的 MacBook Pro 機型上催生出了比如「夢幻單熱管」「鍵盤敲鋼板」等一系列經典笑話。

截圖| bilibili

但是在笑話之外,不可否認的是帶 Touch Bar 的 MacBook Pro 仍然帶來了很多的確非常實用的進步,比如這是第一款帶有 Touch ID 的 MacBook ,機身雙側可用的雷靂 3 介面儘管高估了 USB-C 規格的普及速度,也的確帶來了更多的靈活性。然而不合時宜的進步往往並不能帶來正面的效果,如同當年設計過度、實用性向美觀度過分妥協的 Power Mac G4 Cube 那樣,全系列使用 Touch Bar 的這段時間不可不謂是 MacBook Pro 的一段低谷。

幸運的是,2019 年 11 月,徹底與蝶式鍵盤決裂的(英特爾處理器) 16 吋 MacBook Pro 最終還是向著正確的方向邁開了步伐。

Apple Silicon:回到正軌(2020 至今)

不得不說,無論是哪個時候的 MacBook ,其中的 13 吋機型或許不是組態最好的那一個,但總是賣得最久的那一個。

截圖| Apple

從 2020 年 11 月蘋果的自研 M1 系列處理器落地,到 2021 年 10 月使用了新模具的 14 吋與 16 吋 MacBook Pro 伴隨著 M1 Pro 和 M1 Max 發佈,我們原本以為會跟隨著「M1 試驗田」的職責一起退役的 13 吋 Touch Bar 機型不僅沒有退役,反而還憑藉著比 M2 MacBook Air 更大的電池一舉拿下了目前蘋果筆記本的續航冠軍,在極客灣的 續航測試 中跑出了接近 15 個小時的傲人成績。

但是毫無疑問,目前 14 吋和 16 吋的 MagSafe MacBook Pro 才是系列的中流砥柱。與 2016 款模具不同的是,這一代機型渾身上下都洋溢著對與十年前的致敬與回歸:

換句話說,這也是對 MacBook Pro「工具屬性」最明顯的那段時間的追思——平頂圓角的機身設計來自跨界兩代 CPU 的 Aluminum MacBook Pro ,手感優秀的剪刀腳鍵盤來自更新生產工藝與鍵盤樣式的 Unibody MacBook Pro ,素質大升級的螢幕和久別重逢的介面來自經久不衰的 Retina MacBook Pro ……如此種種,我非常願意相信它們將會是下一個十年的「Retina MBP」,成為那個標竿一樣的存在。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少數派”(ID:sspaime),作者:PostMeridy ,責編:Tp ,36氪經授權發佈。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

◤開學季推薦 筆電限時下殺◢
返校日3C首選清單 最高回饋8千
最新筆電降價都藏這 各品牌激省款
網友最愛ASUS筆電 最高現折5千
鍵盤/滑鼠/繪圖板 熱售榜只要$99起

◤果粉快搶 限時下殺◢
搶新機 一次買齊iphone 14周邊
就愛舊機 買iPhone 13省荷包
iPad第九代萬元有找 熱銷限量補貨到
AirPods限時降價 最高折2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