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有機會顛覆信用卡行業 ,但並沒有抓住

蘋果完全可以打造真正的“萬能卡”,將精英階層享有的金融特權推廣給大眾。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蘋果推出信用卡,它想成為萬能卡。雖然蘋果宣稱信用卡有這樣那樣的優勢,信用卡也的確很好,但是沒有達到預期。作為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它本可以做得更好。

不久前,蘋果推出信用卡。信用卡是個麻煩,在美國,每家公司都用信用卡獲取數據,鎖定用戶,最終想取代現金。雖然我很喜歡蘋果產品和大多信用卡,不過Apple Card卻很平庸。並不是因為卡本身不好,而是因為蘋果原本可以做得更好。

讓我們先介紹一下信用卡的新功能:

苹果有机会颠覆信用卡行业 ,但并没有抓住
苹果有机会颠覆信用卡行业 ,但并没有抓住

1、你可以直接通過iPhone註冊

在美國,不論是美國運通、Discover, Chase、美國銀行還是Barclay,都能用移動設備登錄網站,申請信用卡,只是蘋果iPhone多了一個新原生應用。

2、你沒有必要等待幾天才能拿到信用卡,在Apple Pay內馬上就能激活,不需要塑料或者金屬。

不錯,但並不能說有新意。通過其它渠道也能馬上拿到信用卡號碼:

——所有美國運通的卡。

——美國銀行與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合作推出的卡。

——Capital One Venture Rewards 卡和Capital One Savor Cash卡。

——花旗/AAdvantage白金精選世界精英萬事達卡

整個行業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等待3-5天拿到新卡,每隔幾年換一次,真的是什麼大問題嗎?真不確定。

3、你可以清楚看到自己花了多少錢,什麼時候到期,在清爽、容易使用的面板內就能看到支付規劃選項。

下面看看Amex、Capital One和Chase移動App的截圖:

苹果有机会颠覆信用卡行业 ,但并没有抓住
苹果有机会颠覆信用卡行业 ,但并没有抓住

每個App都能顯示總餘額(什麼到期了)、支付日期(什麼時候到期),在進入App的第一屏就能看到。屏幕設計稍微清爽一些,真的是什麼尖端技術嗎?是創新嗎?是我們期待蘋果推出的技術嗎?恐怕不是吧。

利率滑塊和雙月支付規劃是有用的功能,它賦予消費者更強的能力,是有益的進步。

4、如果你對自己的卡有疑問,可以直接通過iMessage聯繫我們並提問。

你可以通過24273直接向Chase發消息,通過692632向美國銀行發消息。目前銀行都提供文本優先的賬戶餘額查詢工具,不過蘋果倒是將客戶服務整合到這一渠道中。起步不錯。

5、我們用機器學習、蘋果地圖精準標記你的購買信息,包括店舖名稱和類別。

這個功能很酷。有一半信用卡欺詐與“無確認的收費”有關,許多時候,消費者只是忘了自己買過什麼,無法確認它是如何出現在清單內的。Mint.com及其它幾十家金融追蹤機構想給數據分類,但都失敗了。

通過這一功能,蘋果也許能讓自己的信用卡與其它卡區分。為什麼推出信用卡時,不同時推出預算追蹤工具呢?真是意外。既然能給交易分類,為什麼不給每個類別加一個目標?

6、用Apple Pay支付返現2%,購買蘋果產品返3%,用鈦金卡購買其它東西返1%。

購買各類商品能返現,推崇隱私至上,不許將消費數據賣給其它數據代理公司或者科技公司,所有這一切都意味著蘋果信用卡想成為萬能卡。如果真想達到目標,為什麼不與其它卡直接競爭呢?

——Uber Barclaycard信用卡用戶在餐館消費返現4%,旅行返3%,網上購物返2%(包括Uber打車)。沒有年費。

——Capital One Savor用戶餐館消費返4%,在食品雜貨店購物返2%,其它返1%。第一年沒有年費,之後每年95美元。

——用Chase Freedom Unlimited購買任何東西返1.5%,不需要使用Apple Pay。這張信用卡也沒有年費。

要說服富裕,對金錢敏感的用戶,讓他們放棄自己喜歡的Amex Platinum、Chase Sapphire Reserve卡,換用蘋果萬能卡,真是難事,況且精英卡還代表著福利與社會地位。

其實並不一定要這樣

蘋果本來有機會摧毀整個信用卡產業,但它的計劃看起來要失敗。信用卡(銀行系統)有著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傳統,將無數美國人排除在金融自由之外。相比白人,非裔美國人的評級很差,有2600萬人被銀行忽略,因為他們的父母無力承擔,無法與他們共同簽署第一張信用卡。

在信用卡獎勵機制中,隱藏著種族歧視。金融特權階層使用的信用卡(比如Amex Platinum、Chase Sapphire Reserve)向企業收取更高的手續費,這樣才能承擔慷慨的返現項目,這些信用卡的用戶主要是白人。大家使用現金、借記卡、排斥沒有那麼強的信用卡,企業花的錢更少。

相比一些收費較高的卡,這些信用卡的交易費(刷卡手續費,interchange fees,通常由信用卡特約商店支付,少數店家會要求消費者另外負擔此費用) 可能只有25%。如果每天接受幾千美元,交易費就會迅速攀升,觸及一個點,企業被迫向每個人徵收更多錢,這樣才能為少數特權者提供支持。從社會角度看,信用卡相當於累退銷售稅,由金融文盲支撐。蘋果本來有機會一改慣例,向無數貧困美國人提供同樣的福利(返現2%,提供漂亮的金屬卡)。

雖然Apple Car有多種功能,比如不用支付滯納金,更清晰的利息支付安排、有競爭力的現金返還獎勵計劃,這些都是正確的,高盛到底與蘋果準備用怎樣的流程審核用戶,在15分鐘的介紹中,一秒也沒有提到。

照猜測:應該還是一樣的,高盛會根據信用積分、不透明算法剔除部分用戶。在申請核準時,蘋果會不會扮演角色?它也沒有提及。它只是宣傳說,信用卡的利率很低,但這基本上就是行業標準。

蘋果與高盛想聯手打造“萬能卡”,通過Apple Pay支付返現2%,用卡購物返1%,應該會有無數人用Apple Card購物。不過作為世界市值排名第二的企業,擁有無數資源,蘋果的工作做得並不是很好。

蘋果完全可以打造真正的“萬能卡”,將精英階層享有的金融特權推廣給大眾。

蘋果可以圍繞節儉及預算產品打造整個信用卡,告訴用戶如何向退休投資。

蘋果可以推出信用卡債務再融資功能,將每個人的債務統一起來,放在一個屋簷下,用戶每月按較低的利率支付一次就可以了。

通過Apple Wallet,蘋果可以支持現金及支票存款,摧毀掠奪性發薪日貸款業,幫無數沒有資格拿到銀行賬戶的人將錢存入銀行。Cash App 和Simple 已經在做了。

蘋果還可以宣佈說,任何iPhone所有者都可以申請信用卡,不管信用積分如何,利用Apple Pay的擔保存款作為信用額度擔保品。

蘋果可以摧毀信用卡累退稅,將每一個人鎖進iPhone。

不要誤會,蘋果信用卡的許多東西值得表揚,朝著正確方向前進了一步,只是作為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蘋果似乎心存恐懼,無法再向前邁一步。到底害怕什麼?不得而知。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