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MR能取代iPhone嗎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上個月初彭博爆料,蘋果計畫推出要價3000美元的昂貴MR眼鏡,過去一直有蘋果推出眼鏡類產品的傳聞,只不過究竟是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或混合實境(MR)眼鏡,並沒有統一說法。近日,據知名蘋果產品記者Mark Gurman的說法,這款產品應該叫MR。

蘋果曾經被傳說要做至今還沒看到的東西,有電視機、Apple car,但是,這次的MR看起來應該勢在必做了,因為蘋果在歷經全球供應鏈瓶頸之後,如今正面臨另一個問題:消費者需求下滑。受到零件短缺影響,蘋果已將iPhone 13今年9000萬支的生產目標下修高達1000萬支。數位匯流的iPhone出現狀況,庫克當然必須開始將目標移向新硬體加軟體加內容服務的新分流商機(MR)。

大家也許好奇,難道Apple watch不算新分流嗎?嚴格來說,只能算一半, 因為它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生態系,必須與iPhone綁定才能用。庫克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屬於他自己在蘋果的破壞式創新,根據分析師郭明錤爆料,2022年第四季蘋果將推出第一款內建雙處理器的裝置,支援高階功能,可獨立運作,不需要跟Mac或iPhone綁定的AR,而且蘋果目標是在10年內用AR頭盔取代iPhone,這真可謂是百分之百的破壞式創新,從自建一個全新的數位分流生態系,慢慢再從分流發展成為像是今日人手一支的手機一般,廣泛地滿足我們食衣住行育樂生活百態的需求,而最終變成一個海納百川的新匯流生態,可以繼續引領全球新數位經濟發展。

我非常同意如摩根士丹利所言,雖然Meta和Alphabet很早就在探索下一重大領域,但唯有當蘋果公司跳下來玩,元宇宙才可能夢想成真。因為過去的歷史證明蘋果才是軟硬整合的高手。野村證券報告進一步說,蘋果在問市第一年到一年半之內,銷售量預估可達100萬套。

其實,無論是過去以iPhone為首的數位匯流,還是以MR為首的新分流,它的遊戲都有點像是過去我們所知的機上盒的玩法,機上盒的玩法是一種零合遊戲,要嘛完全不要碰,要嘛一次就大量出貨,坊間那種一次釋出兩萬機上盒、擠牙膏式的玩法,終究是不會成功,因為,就算應用內容本身不錯,兩萬個也很難玩出一個氣候、一種規模。

蘋果的MR與過去的Apple watch不同,Apple watch不算獨立生態,所以數量也不是什麼問題,但MR的數量卻至關重要,野村證券說的100萬套,對開發商而言,卻是不太吸引人。

蘋果為何要做MR眼鏡,當然是認知到數位終端可預期的瓶頸,所以除了開始在內容應用端開啟Apple Podcast訂閱制外,也前所未有地擴大串流音樂服務發展,將Apple Music服務延伸到Sony PS5平台上,同時,也積極地新分流方向走,策略上基本是正確的。只當它提出MR硬體價錢是超過8萬台幣時,又讓人覺得蘋果有些為德不卒,因為,這代表蘋果既意識到賣硬體的既有危機,但在未來推出MR載具時,仍然像是一間以硬體販售為主的公司,仍是舊瓶裝新酒。

在之前,我一直認為蘋果會賣一個十分平價的載具,加速它提供內容應用服務的步伐,因為,硬體的數量決定了載具的普及率,普及率又直接影響到合作內容服務開發商的意願,也就是新分流很重要的部分,誰會去買一個上面沒有什麼多樣應用選擇但價錢卻十分昂貴的硬體?蘋果的MR套路,還真有些自我矛盾。

Mark Gurman在最新的「Power On」時事通訊中表示,蘋果的MR頭戴式裝置不會一開始就取代Mac、iPhone或iPad,而是聚焦三大領域:遊戲、媒體使用及通訊。想當然爾,出貨量僅百萬台的MR,又如何能取代既有的iPhone?

(作者為科技媒體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