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珊瑚急遽白化 綠色和平將啟動復元監測計畫

蘭嶼珊瑚急遽白化。(圖:綠色和平提供)
蘭嶼珊瑚急遽白化。(圖:綠色和平提供)

▲蘭嶼珊瑚急遽白化。(圖:綠色和平提供)

繼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8月對台灣南部發出最高2級(Alert Level 2)珊瑚白化警示,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團隊今(8日)也公布台灣沿岸觀測結果,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林哲宏說,今年夏季在不同珊瑚族群發現大規模珊瑚白化現象,其中蘭嶼南部逾五成珊瑚有白化跡象。

中研院研究團隊警告,若海水持續高溫,可能有大量的珊瑚無法恢復。對此,綠色和平將號召潛水界在未來三個月啟動「Coral watch珊瑚白化復元監測計劃」,並呼籲擁有珊瑚資源的地方政府,例如屏東縣、台東縣政府,盡快宣示氣候緊急,共同建立完善珊瑚生態監測系統。

中研院:自2010年有觀測記錄以來今年珊瑚白化狀況最糟

今年夏季台灣少了颱風干擾,失去了讓海洋冷卻的機制,讓海水溫度異常升高。中研院自2010年以來觀測台灣沿岸珊瑚礁生態,包括東北角、澎湖、墾丁、綠島和蘭嶼等,發現今年珊瑚白化是歷年來最嚴重。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團隊Aziz J Mulla說,「過去我們無法想像平均水溫較低的東北角也會出現大規模的珊瑚白化,顯示今年珊瑚白化的嚴重程度。」

另外,中研院與菲律賓研究單位合作,也發現珊瑚白化的影響範圍逐漸向北擴展,預測珊瑚白化日後有可能影響較高緯度的韓國、日本珊瑚生態。

林哲宏說,珊瑚是眾多海洋生物的重要棲地,也是食物來源,珊瑚雖然僅佔所有海洋的1%,卻孕育了約1/4海洋生物,因此,珊瑚白化不止影響珊瑚本身,更會透過食物鏈影響其他珊瑚礁生物,「如果持續高溫不退,將造成白化珊瑚大量死亡,使珊瑚礁生態系統崩壞,珊瑚礁生物大量消失,失去原本的多樣性。」

過去25年來,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對台灣南部共發出五次最嚴重的2級珊瑚白化警告,其中四次集中在近10年,分別在2014、2016、2017、2020年,反應近年珊瑚白化危機持續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