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德智庫三大預警:2020年大選前後恐爆台海新危機 美國將被捲入
美國智庫蘭德專家建議川普政府,採取「多方位」方式緩解中國對台灣的脅迫,避免衝突發生。圖為示意圖。(圖片來源/flickr)
美國智庫蘭德專家上周發布的一份備忘錄指出,未來12到18個月期間,也就是2020年台灣總統選舉前後,是中國對台施壓的程度可能大到觸動台海新危機,到時候,美國肯定會被捲入新危機。
在台灣逐漸進入總統選舉熱季之際,北京加大各種對台灣的政治壓力,引起華盛頓關注。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資深政治學家蔡斯(Michael Chase)近日於外交關係協會(CFR)網站發表「防範台海危機-應變計劃備忘錄」(Contingency Planning Memorandum),指出中國政治局勢、台灣的政治趨勢以及美國對台政策改變,都會增加未來幾個月台海發生危機的風險,因而建議川普政府採取「多方位」(multidimensional)方式,緩解中國對台灣的脅迫,避免衝突發生。
台海若爆發新危機,會影響美國利益
這段期間有一些警訊值得注意,美國必須採取多層次作為,來強化美台關係,加強台灣應對中國脅迫的能力與韌性。
中國與台灣之間發生嚴重危機的風險正在增加。近年來,由於台灣總統蔡英文不願意接受所謂的1992年共識,兩岸關係變得冷淡。這種壓力可能會在未來12到18個月內加劇,特別是在台灣2020年總統大選前後,這種情況會引發新的兩岸危機。
1979年美國與中國正式建交後,美國按照美中三個聯合公報維持「一中」的政策,但1954年美、台締結「共同防禦條約」,正式協防台灣,所以,台海若爆發新危機,顯然會影響到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
備忘錄:美國肯定會捲入兩岸新危機
台灣和美國只有保持著非官方關係,但台灣是美國重要的民主價值觀經濟和安全夥伴。根據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美國的政策是「考慮採取任何措施,通過非和平手段來確定台灣的未來,包括抵制或防範對西太平洋地區、美國和平與安全的威脅。
「鑑於美國對台灣安全的長期承諾,以及台灣對印度太平洋地區廣泛貢獻經濟、外交和安全利益,美國肯定會捲入兩岸新危機。」
因此,美國應該注意三大警訊的發展方向,並在必要時,採取措施避免或是緩解新的台海衝突發生。
三大警訊正在提高未來幾個月兩岸發生新危機的風險,其中,第一個警訊是:中國國內政治局勢以及領導人的算計,這將扮演著重要角色。
影響台海的三大警訊
在2021年中國共產黨即將到來的創黨百年之際,2019年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告「台灣同胞書」聲稱,統一台灣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也沒有放棄「武統台灣」。
警訊一:中國國內政治局勢以及領導人的算計
儘管習近平沒有規定統一的最後期限,但它是整體政策議程的重要部分,並與實現廣泛戰略目標連結。這種做法可能會使中國更加自信、並願意容忍兩岸關係出現更多風險。中國經濟放緩也可能誘使習近平試圖解決台灣問題,以鞏固他在國內的政治地位。
此外,中國各軍區動態觀點改變以及人民解放軍(PLA)對本身戰力的信心日益增強,並對美國干預台灣問題的意願和能力表示懷疑,也可能會鼓動中國更積極利用其對台灣的影響力。可能導致未來20多年內兩岸關係發生最嚴重的危機。
警訊二:台灣人自我認同感提升
第二個警訊是台灣人自我認同感提升。
根據最近的民意調查數據,台灣人更為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 2018年6月,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發現,55.8%的台灣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遠高於1992年的17.6%,而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之比例大減至3.5%,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跟中國人的比例為37.2%。
同時,台灣對中國提出的台版「一國兩制」的態度支持度低迷,主要是看到香港實施一國兩制後的慘況,使台灣人民看透「一國兩制」的真相。
雖然在野國民黨在台灣2018年11月的地方選舉中勝過執政的民進黨,但大多數選舉觀察家將民進黨敗選歸咎於經濟和年改等國內因素,而不是因為蔡英文總統的兩岸政策。
蔡英文2016年上台後對中國採取了相對謹慎的做法,但是在她今年初強硬回擊習近平的一國兩制說後,可預計2020年總統大選以前,蔡總統會採取更加自信的言論,以應對中國日益升高的壓力。
警訊三:美國對台政策正在發生變化
第三個警訊是美國對台政策正在發生變化,中國認為當前政策更加對中國充滿敵意。在美中關係惡化的背景下。2016年川普打破數十年外交成例,與蔡總統通電話,這讓北京感到震驚。
從那以後,美國國會2018年通過了「台灣旅行法」,鼓勵美國高層官員訪台,這引起中國極大不滿。川普政府還公開宣稱中國是地緣政治對手和修正社會主義國家,進而對許多進口中國產品徵收貿易關稅,並對中國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與其部長李尚福實施制裁。
川普打台灣牌制衡中國
此外,美國海軍增加南海航行自由的次數,以挑戰中國對南海主權的主張。美國海軍軍艦於2018年三次通過台灣海峽,今年兩次通過台海。
同時,美國要求台灣參加美國環太平洋多國軍演,美國軍艦希望停靠台灣港口、也可能售台F-35先進戰機或潛艇等,這些都會導致美中關係緊張。
如果因貿易或南中國海問題而導致美中關係急劇惡化,也可能提高台海危機的發生,因為那將加深中國認為美國的確有意圍堵中國,而且希望以「打台灣牌來制衡中國的崛起」。
中國對付台灣四種招數
有關以上狀況的特定事件可能促使中國加大對台灣施壓的力度,例如,習近平可能決定加快兩岸和平談判時間表,在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前,民進黨改派台獨人士競選總統,而不是推舉蔡英文,或是美國展現對台灣的支持力度,若發生這些事件,都有可能促使兩岸緊張關係升級。
無論觸發事件或事件順序如何,中國都可以單獨或綜合使用以下反制措施。
●外交孤立台灣。中國可以同時瞄準台灣剩下的17個邦交國當中的幾個國家,以進一步減少台灣的外交空間。例如,中國可以向台灣的邦交國施加壓力,要這些國家轉向與北京建交,台灣在歐洲跟非洲的邦交國只剩下梵蒂岡和史瓦蒂尼,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還有9個、在太平洋地區有6個。北京還可以拉攏台北一些非官方合作夥伴國,以限制這些國家與台灣的互動程度。
●經濟制裁。中國可能會大幅增加對台灣的經濟壓力。例如,北京可以阻止大部分或全部大陸遊客來台灣觀光,減少台灣大陸學生人數,或騷擾在中國的台商,2017年,因為南韓部署美國薩德防導彈系統(THAAD),引起中國祭出禁韓令,報復南韓。
●軍事恐嚇。為了恐嚇台灣,中國有多種選擇來展示軍事力量。中共解放軍可以在台灣對面舉行重大軍事演習,這些演習可能包括兩棲登陸能力的演示。中國空軍和海軍還可以大幅提高在台灣周圍活動繞行的次數,例如派遣航空母艦在台灣附近海域航行,也可以派遣戰鬥機或偵察機繞台。
在更高的強度下,中國可以像在1995-96台灣危機那樣,在台灣附近進行導彈測試,甚至可以發射飛越台灣上空的導彈。
●統戰活動。中國可以增加對台灣親中媒體或社交媒體平台的使用,以發出統戰信息。此外,中國可能會發起一場針對台灣的重大宣傳,這可能超過近年來所做的規模和範圍。加強宣傳活動的方式可能包括資助親中的政治人物、駭客攻擊,操縱社交媒體以攻擊民進黨候選人,分裂台灣社會。
中共仍在軍改,短期內難以做好攻台準備
蔡斯認為,儘管對台灣發動「突襲是極不可能」的事,但習近平有可能「以凸顯解放軍已做好攻台準備」,向台灣和美國發出信號。
另外,中共宣示解放軍的軍改已取得成功,預計在2020年前將完成軍改,也因為中國無疑地很明白,由於軍改正在進行中,一些觀察人士對解放軍能否在短期內做好重大衝突的準備有所懷疑。
在美國方面,華盛頓的政策變化,使美中關係進一步惡化也是警告指標。例如,如果美國採取行動,顯示它可能「從根本上重新定義對台政策,或放棄長期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中國可能會做出強烈反應。
就算華盛頓沒有這麼大幅改變美國政策,但如果美國採取為台北領導人壯膽的行動,讓台灣敢於拒絕北京的要求,那麼,台海發生危機的風險就會增加。
儘管列出種種兩岸發生新衝突的可能性,不過,蔡斯強調,台海「升級至戰爭」的風險非常低,因為戰爭理論上並不符合任一方的利益,只是這個風險的確存在,「誤解與誤判」仍然可能使各方走向衝突。
蔡斯建議防範台海危機的政策選項
蔡斯就防範台海危機為華盛頓「應變計劃」提出幾個政策選項:
○鼓勵北京與台北改善溝通管道避免雙方關係破裂;
○加強美台關係強化台灣對中國的威懾態勢,包括透過軍售和協助台灣發展創新的防衛戰略;
○華盛頓應該考慮,在關於美台安全合作的某些層面上更加透明化「以更清楚發出支持台北的信號」;
○鼓勵台灣外交夥伴抗拒中國要求外交轉向的壓力;
○協助台灣擴大國際參與;
○支持台灣多元化經濟關係,例如啟動美台貿易協定討論;以及幫助台灣改善和應對中國影響力活動的能力等;
○美國自己也必須加強威懾及協防台灣的能力,包括持續發展先進軍事能力和防止中國通過武力強迫統一的新作戰概念;
○通過適度揭露中國軍力發展,來證明美國有能力有效應對中國任何「以武促統」的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