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科大攜手媽祖魚保育聯盟守護白海豚

▲虎科大攜手媽祖魚保育聯盟培育白海豚無人機追蹤技術操作人才,促進生態永續發展。(記者劉春生攝)
▲虎科大攜手媽祖魚保育聯盟培育白海豚無人機追蹤技術操作人才,促進生態永續發展。(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 劉春生/雲林 報導】為維護海洋生態永續發展,虎科大與社團法人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於5/8(三) 簽署「台灣白海豚無人機與校園合作調查計畫」永續行動備忘錄,將以尖端的無人機飛控技術,投入台灣海洋一級保育類「白海豚」的生態路徑追蹤,共同守護白海豚。

台灣白海豚,棲地位於台灣西部沿海,每年適逢媽祖生日,東北季風減弱,海面能見度大幅提升,又稱媽祖魚。因沿岸工業發展,棲地遭受破壞,數量銳減,已被列為台灣海洋一級保育類動物。

虎科大校長張信良表示,虎科大永續行動的特長,在於發揮工程類科專業,提供當前環境議題所需的科技開發和應用,從而讓學生在計畫的參與中,培養維護永續環境的素養和專業。

本次虎科大以無人機參與永續行動技術開發,落實海洋保育;由媽祖魚保育聯盟提供白海豚海洋生態調查資料,虎科大開發無人機追蹤系統,從海洋生態中辨識白海豚並進行追蹤與棲地監測,同時培育計畫所需的白海豚無人機追蹤技術人才。

計畫主持人虎科大公共事務組組長張逸品表示,虎科大攜手媽祖魚保育聯盟將號召具保育共識的青年學子擔任志工,從「白海豚及其生存環境威脅」建構生態認知,並逐一以「白海豚空拍經驗」、「白海豚陸上觀測教學」至「無人機整測與實作」進行專業技術與實作訓練課程,以培育科研技術與生態保育觀念兼具之人才,促進生態永續發展。

虎科大飛機工程系系主任宋朝宗表示,以遙控無人機穿越線調查來研究白海豚,可省下船隻費用,還可解決船隻無法進入淺水域的問題,兼具安全與便利性,且無人機可在一定距離內跟隨,突破船隻跟隨可能騷擾鯨豚,及陸地觀測其目視追蹤距離短的限制,是非常有利的調查方法。

台灣媽祖魚保護聯盟理事長文魯彬指出,白海豚的科學調查記錄從2002年啟動,歸納這20年來科學調查資料,了解到雲林地區,尤其是新虎尾溪口,是台灣白海豚目擊機率最高的區域之一,所以今年特地與虎科大合作,希望透過無人機調查,能更具體了解白海豚在雲林海域的棲地利用模式,以提出更好的保育策略,讓白海豚的保育從雲林出發,並且開展到整個台灣西部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