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航年終上看10個月,高業績的秘訣「把冷飯炒熱」

台灣虎航是目前台灣唯一一家廉航。 (來源:台灣虎航臉書粉絲專頁)
台灣虎航是目前台灣唯一一家廉航。 (來源:台灣虎航臉書粉絲專頁)

台灣虎航是目前台灣唯一一家廉航。 (來源:台灣虎航臉書粉絲專頁)

撰文者:韓化宇

台灣虎航日前公告,將發給員工2個月基本薪水,今年年終獎金,最高預計可達10個月。

熬過三年疫情,台虎今年業績大爆發,前三季營收90.5億元,稅後淨利13.4億元,皆創歷年同期新高。

怎麼辦到?

答案是,他們將乏人問津、對手沒興趣經營的日本二線城市,變成炙手可熱的航點。

專攻日本冷門景點

受惠報復性旅遊,今年航空業成績亮眼。但,台虎近8成的營收來自於日本,而且都是冷門的小城市,例如花卷、佐賀、千歲等。

2013年成立的台灣虎航,剛起步就陷入困境,還連年慘賠。2016年和欣豐虎航分手,砍掉虧錢的新加坡航線,全力轉進日本航線後,才站穩腳步。

眾所週知,台日航線是一片紅海。當時廉航已有樂桃、香草等大型對手;東京、大阪等一線城市,也得面對長榮、日航等傳統航空的競爭。

台虎要怎麼避免以卵擊石?它的策略是:專攻沒人想碰的日本冷門航點,例如二、三線城市,然後想辦法和「互補者」創造雙贏。

找旅行社「包機」賣斷機位

航空公司要飛冷門城市,最大風險就是這些城市乏人問津,很難吸引旅客前往。

台虎很清楚,單兵作戰無法炒熱這些冷門城市,它需要找人合作。而最適合當台虎互補者的人,就是那些「急需營收挹注」的旅行社。

急需營收的旅行社有兩種:第一,是有IPO(首次公開發行)計畫的業者,因為上市櫃有營收門檻,因此在IPO前會盡力開拓新業務,以跨過門檻。

另一個是中型旅行社,為了不讓營收落後大型旅行社太多,也需要多開拓業務。

於是,台虎將一條冷門航線透過「包機」的方式,交給一家旅行社獨家營運,賦予該旅行社開路先鋒的任務。

包機,是指旅行社向航空公司「買斷」機位,再將這些機位,和飯店、餐廳、旅遊景點打包成一個旅行團,銷售給旅客。

換言之,台虎將炒熱冷門航線的任務,交付旅行社;銷售不佳的風險也因此轉嫁出去。

為什麼旅行社必須承擔機位賣不完的風險,還是勇往直前?一個關鍵原因,是它們堅信酷愛去日本旅遊的台灣人,無論城市或是鄉村、一線或是二線城市,只要宣傳力道夠強,都能激發出旅遊需求,因此接受這場賭注。

此外,由於票價低,旅行社在包裝旅遊團時,可以壓低售價。在疫情前,許多台虎旅行團,只要一萬元出頭,提高了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願意嘗試的誘因。

事後證明,包機策略整體是成功的,包括岡山、函館、花卷、佐賀、高知等,這些台灣人赴日旅遊較少踏足的城市,知名度都被旅行社帶起來,進而變成台虎的定期航線。

以花卷為例,這是岩手縣唯一對外空路門戶,過去從未有國際定期航班。台虎先後和易遊網、大興旅行社合作包機,知名度打開後,再改為定期包機,台虎也成為首家以國際定期包機飛航花卷的航空公司。

其他像是五福、山富、雄獅集團的旅天下等旅行社,都是靠著和台虎包機,成功跨入資本市場;而台虎直飛的20個日本航點中,也多半是靠旅行社幫忙建立的。

除了搶對手生意,把餅做大也是一招

台虎需要創造藍海市場,旅行社需要營收,兩者合作,台虎成功避開在熱門航點的肉搏戰,旅行社也成功跨入資本市場,創造雙贏局面。

甚至,低成本市場航空的餅,反而因為台虎捧紅了這些冷門城市而擴大,而非多一個人來分食。

這個經驗顯示,在思考商業賽局時,與其專注打倒對手,不如找到更多互補的夥伴創造雙贏,讓賽局從競爭變成競合,會是比自己獨贏更好的策略。

核稿編輯:林易萱

看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小松、花卷去過沒?虎航3年從虧15億到登興櫃,竟是靠日本超冷門航線發威

一到退休年齡,就準備離婚?沒外遇、不吵架,日本爺奶為何吹起「分手潮」

65歲富婆做了什麼「蠢事」,才十年就花光上億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