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觀點】解放軍造核航母,台灣空軍應購AV-8B垂直戰機反制!

中國的第四艘航母可能採用核動力,中國船舶集團(CSSC)要在2027年前在核動力技術上突破。台灣空軍則在尋求F-35B戰機時程上緩不濟急的情況下,建議引進美軍陸戰隊改良發展的AV-8B垂直升降二手戰機因應。

《南華早報》報導,中國下一艘航母最可能採取核動力的原因,是北京想要有世界級海軍,在於獲得遠程軍力投射能力,「傳統航母需要各式後勤支援,其中包括補給艦,還要有前線基地等,維持航母的運作,但核動力航母不需要太多前線支援。」

核動力給航母更大的動力,操作先進的系統。核航母更是一種資產,中國海軍如果沒有核航母或核動力潛艦,很難被視為「超強」,解放軍已部署有核動力潛艦,在核動力技術上並没有太大的難度。

無論從作戰,或是全球影響力來說,核航母都具有重大的意義,並能夠加強中國海軍身為全球超級大國海軍的看法。中國已經為攻擊和彈道飛彈潛艦使用核反應爐。中國解放軍海軍未來航母將有如最新的福建艦電磁彈射器等系統,而傳統動力航母難以提供龐大發電能力,自然會影響到航母實力的發揮,解放軍下一艘航母將是核動力。

隨著解放軍第三艘傳統動力航母福建艦6月下水,下一艘航母將採用核動力。福建艦至今已是中國最現代,也最強大的傳統動力航母。解放軍已完成第四艘航母的設計,會在2025至2027年間下水。

傳統動力航母和核動力航母相比,需要的維護較少,而且建造成本較低。由於核動力航母有核反應爐,能提高速度和航程,還能製造蒸汽,為彈射器提供動力。現有的核航母,只有美國的尼米茲級(Nimitz-Class)和福特級(Ford-class)航母,以及法國的戴高樂號(FNS Charles de Gaulle,R91)航母。

長期發表軍事評論的《動力:戰區》(The Drive:The Warzone)網站,最近發表一篇「是時候提供台灣AV-8B海鷂戰機」的文章,兩岸空防失衡,解放軍已具備打擊台灣東部空軍基地的能力,台灣確實有必要取得垂直起降戰機,做為不對稱作戰的反制。在F-35B短期無法提供足夠的架數給台灣的情況下,上一代的AV-8B海鷂(Sea Harriers)可以在未來十年提供台灣有效的空防戰力,一直到更好的F-35B到手。

解放軍的發展速度相當快,又以彈道飛彈、巡弋飛彈這類遠攻武器對台灣最有威脅,大陸想要攻台,在軍艦和飛機抵達台灣海岸之前,以彈道飛彈、巡弋飛彈以及無人機攻擊台灣軍事基地是很容易的事情。

台灣軍方自然深知不利,想要獲得F-35B垂直起降型戰機是空軍優先考慮。但台灣部署 F-35,也存在重大技術風險。F-35B的後勤成本高,經常出現戰備和供應鏈問題,要是台灣受到攻擊,F-35B能否維持出擊率也是問題。

海鷂戰機後勤簡單,沒有技術風險外流問題。現在即將有一批海鷂退役,台灣可在短時間內取得。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進行F-35B換裝的工作,多餘的海鷂戰機退出現役,未來5年會全部完成換裝。對臺灣空軍來說,在沒有F-35B入手之前,AV-8B是一個短期內非常可行的選擇。

最新一代的海鷂戰機,被稱為AV-8B+s,配備從 F/A-18A/B 大黃蜂戰機移植過來的 AN/APG-65 雷達。並已完成AIM-120中程空對空彈的發射能力,這批海鷂戰鬥機具有強大的超視距空對空能力。台灣空軍早就配備了AIM-120空對空飛彈,已經有成熟的操作經驗。

有人認為AV-8B不可靠過於老舊,但按照美國戰術戰機的標準,這些戰機相對年輕,機隊平均機齡為 23 年。而且台灣空軍可以先期獲得垂直升降戰機的操作技術,為未來獲得F-35B戰機預先準備。美國更應該免費,或以極低的價格轉讓AV-8B給台灣,這對台灣的空防是直接而且有絕對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