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觀點】面對台灣500架戰機,解放軍真攻台該如何因應?

台灣空軍目前約有550架各式戰機,實力能排進全世界前15,實力不差。

一旦兩岸開打,解放軍如何壓制台灣空軍,才能取得制空權。台灣擁有超過六千枚的飛彈,解放軍要想輕鬆取得制空權並不容易。

台灣空軍目前有6個作戰聯隊加1個飛行訓練聯隊,裝備370多架戰鬥機,加上其他輔助軍機,台灣空軍作戰飛機總數有550多架。

空軍的整體實力不僅取決於戰鬥機總數,還要考慮戰鬥機種類、任務多樣性、訓練水平、出勤率等眾多影響綜合戰鬥力的關鍵因素。

從各種角度分析,台灣空軍存在幾個致命缺點。

台灣空軍戰鬥機類型單一,多重任務能力不足。

台灣空軍主要裝備「經國號」、法國「幻象」2000-5和美國F-16戰機,這三款戰鬥機注重制空作戰,對地攻擊能力有限,也不具備戰略攻擊能力。不過F-16經過性能提升至F-16V之後,戰力不容小覷,還有部份源頭打擊能力。經國號戰機搭配萬劍彈之後,可以逕行攻擊大陸內部軍事目標。

「經國號」算是一種輕型戰機,主要執行中低空空優作戰、中距離攔截和對地、海攻擊任務,性能超過殲-7。性能提升後的經國號,也有和殲-16、殲-20一較長短的性能。

法國達梭公司考慮和中國大陸的外交因素,過去賣給台灣的「幻象」2000-5屬於降階版,沒有配備戰術數據鏈,失去對地攻擊和反艦能力,綜合作戰能力大打折扣。

台灣空軍「幻象」2000-5的唯一優勢就是比較強悍的多目標追蹤能力,該機擁有RDY脈衝多普勒雷達,可同時掃描24個目標,並同時引導4枚「MICA」空對空飛彈可打擊不同目標。在空戰上具有優勢,最近和法國的關係密切,幻象戰機也有機會獲得性能提供。

台灣空軍的F-16V Block20是從F-16A/B升級而來,主要提升是機載航電與火控系統,是綜合性能最好的戰機,解放軍空軍不見得可以從中討到便宜。

解放軍最大的優勢在於新研發的殲-20第五代戰鬥機,具有一定程度的隱形性能,可突破對方的防空網,解放軍空軍還裝備了殲10-C,殲-16等可執行對地支援任務的戰機,在戰時可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支援,解放軍空軍還有轟6-K長程轟炸機。

台灣空軍大部分軍機購置生產於上個世紀,大部分已經老化,只F-16V近年來才進行改良,戰力大幅提升,解放軍東部和南部戰區空軍一線作戰部隊的戰機一般都比較新。

台灣面積為3.6萬平方公里,空域很小。

如果空軍戰鬥機從台灣西部起飛,只需要不到10分鐘時間就能穿島而過,如果打開戰鬥機後燃器,穿過時間還能縮短一半。

台灣空軍有550架軍機,但軍用機場僅有十幾座,在分布上非常集中,開戰後很容易被攻擊。台灣軍方也不斷演練在高速公路上起降的可能。

從戰術角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以及中東戰爭的一些經典案例,想奪取制空權,最好一開戰就把對方的戰鬥機擊毀在機場上,不給敵方有起飛的機會。

俄、烏戰爭也給了空戰不同的啓發,俄羅斯空天軍不管是戰鬥機數量還是品質上遠遠超過烏克蘭空軍。

但戰爭爆發後,俄羅斯沒能發揮優勢,沒能使用大量彈藥將烏克蘭空軍基地徹底摧毀,到現在仍有烏軍戰機起飛。空中並非完全掌握在俄羅斯手中。

對解放軍而言,未來若要壓制台灣空軍,在台海戰爭爆發前,解放軍使用短程導彈精確打擊台灣空軍機場中的重要目標,也可以使用遠程火箭炮對台灣機場中的目標進行覆蓋打擊。

解放軍可動用東風15-C和東風-16短程彈道飛彈。其中東風15-C帶有可以攻擊地下的彈頭,堅固的機堡或是深藏地下的彈藥庫和燃料庫,都能進行打擊。

在火箭炮方面,解放軍可選擇PCH-191型遠程火箭炮。

PCH-191型遠程火箭採用新型模組化設計,採用多種配置方案,包括300mm的1組5聯裝發射管、370mm的1組4聯裝發射管、750mm的1組2聯裝發射管,可針對不同目標切換。

370mm火箭彈的射程最遠可達到380公里,有能力覆蓋台灣西部的主要軍事目標,如新竹空軍基地、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嘉義機場等,甚至距離大陸270公里的台南機場,也都在PCH-191型遠程火箭炮的射程內。

PCH-191目前已經裝備第71、第72、第74這3個東部戰區的主力集團軍。

解放軍空軍的殲10-C也可以攜帶精準制導彈藥,對台灣空軍機場目標進行全方位壓制。

另外就是高性能巡弋飛彈,能對台灣空軍精準打擊,大量巡弋飛彈可以把飛機炸毀在機場和機庫。解放軍目前已經部署大量的巡弋飛彈,特別是掛載在轟6-K的機翼上。

這些攻擊武器系統,對於台灣軍方來說,都是守備上的壓力,就算有各種守護方式,開戰情報前的掌握,才是判斷敵情勝利的依據。